Workflow
源达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研究: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获消费者青睐
源达信息· 2025-07-22 19:22
报告核心观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升级,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建议关注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 [1][2] 各部分内容总结 药食同源历史悠久,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 - 中国古代有“寓医于食”传统,当代保健食品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发展,药食同源目录多次扩容,从最初33种增加到目前119种,市场有望发展 [7] -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含“药食同源”和中药材原料的食品,监管要求不同,常见成分有多糖、黄酮等,有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9] 多重因素推动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扩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基数庞大 - 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比22%,65岁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养生保健食品需求大 [1][11] - 养生消费群体年轻化,年轻群体成为新生力量,需求精细化、多元化推动市场高端化、定制化 [11] -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为181.6亿元,预计2025年达682.1亿元,年复合增速39.2% [11] - 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养生保健食品市场有望加速扩容 [1][15] - 不同老龄群体对保健食品需求特征有差异,市场需求多元化,空间广阔 [16] 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和结构性升级 - 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养生,推动传统养生产品创新,如中药奶茶、中医版酸梅汤等受青睐,零食化高端滋补品受欢迎 [2][17] - 青年群体健康保健需求个性化,精准营养能满足需求,功能性食品是推进精准营养理念落地的载体 [20] - 精准营养理念普及促使功能性食品需求增长,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成为快速增长的细分赛道 [22]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2019 - 2020年中药材保健食品渗透率低,2023年达4.79%,头豹研究院预测2028年将达6.52% [2][22] - 老字号企业打造国潮IP,线上年轻消费者占比高,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7] 获益于中医养生热潮,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 - 中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中药饮片是下游直接原料,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 [28] - 传统中药饮片加工分净制、切制和炮制三道工序 [30] - 中医养生观念普及,年轻群体养生热潮推动中药饮片企业产品创新,市场空间持续增加 [32] 投资建议 - 云南白药从中成药企业发展为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形成多品牌格局,中医养生市场扩容利好业绩增长 [35] - 东阿阿胶从事阿胶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发多种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受益于食补养生市场扩容 [38]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714-20250718)-20250721
源达信息· 2025-07-21 20:0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对2025年7月14日至7月18日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情况进行梳理,给出热门公司名单和资金流向数据,并给出投资建议 [2]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冰轮环境、博实结、大族数控等;近5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冰轮环境、燕京啤酒、兴蓉环境等 [2][11]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中评级机构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的有6家,分别为燕京啤酒、沪电股份、中国重汽、汇川技术、华菱钢铁和北方稀土;燕京啤酒、沪电股份和中国重汽2024年归母净利润相较2023年实现较大增长 [2][11]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2025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进展情况公告的公司共计3家,分别为帝欧家居、利亚德和华侨城A [3][15] 年初至2025/07/18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8日,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进展情况公告的公司共计241家,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的有63家 [3][17] - 评级机构大于10家,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公司共19家,建议关注新集能源、隧道股份、赛轮轮胎和万润股份等 [3][17]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2025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共计81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情况公告,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的共18家 [3][20]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共5家,公司为厦门象屿、长虹美菱、梦百合、隆盛科技和海南华铁 [3][20] 2025年部分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8日,共计1587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情况公告,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的共346家公司 [4][21] - 回购比例较大,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有97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有嘉益股份、海兴电力、华明装备、金发科技、山推股份、三诺生物、柳工、慕思股份、牧原股份、新大陆和家家悦 [4][21] 机构资金流向 - 本周(2025/07/14 - 2025/07/18),申万一级行业中有纺织服饰、家用电器、交通运输、汽车、轻工制造、社会服务、石油石化和通信行业获得机构资金净流入 [27] - 近30天(2025/06/18 - 2025/07/18),申万一级行业中家用电器、建筑材料、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和食品饮料行业获得机构资金净流入 [29]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建议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且2024年归母净利润相较2023年实现较大增长的燕京啤酒、沪电股份和中国重汽 [32] - 重要股东增持建议关注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且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新集能源、隧道股份、赛轮轮胎和万润股份等 [32] - 公司回购建议关注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且回购比例较大,已回购金额或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中回购进度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长虹美菱、柳工、山推股份、金发科技、华明装备、海兴电力、嘉益股份、新大陆、牧原股份、慕思股份和海南华铁 [32]
宏观策略周报: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经济持续复苏-20250718
源达信息· 2025-07-18 20:31
报告核心观点 上半年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进入下半年,宏观政策仍留有充足空间,内需回暖与外需平稳共振,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较上半年小幅抬升,全年实现既定目标可期[3]。 资讯要闻及点评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7%、5.3%、5.5%;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二季度环比增长1.1%[1][12]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633亿元[1][14]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16][17] - 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贸易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以美元计,出口增长5.9%,二季度增速明显回升,6月当月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六成,其中集成电路、汽车、高端装备、绿色低碳“新三样”等新兴产品表现突出,集成电路出口额创历史新高;从市场看,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稳健,占出口比重过半;对东盟、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传统欧美市场则受地缘政治及关税影响有所下滑[1][21] - 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4%,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2][25] -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这一AI革命;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系统,它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在未来十年中,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生产由AI所主导的智能产品[2][29] 市场概览 主要指数表现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分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科创50、科创100指数过去一周涨跌幅分别为0.2%、1.7%、2.8%、0.5%、 -0.5%、0.9%、1.2%、1.1%、3.0%[31]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申万一级行业中,本周涨跌幅前五的行业为通信、汽车、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涨幅分别为7.9%、3.5%、3.2%、2.8%、2.7%[33] 本周热点板块涨跌幅 本周热点板块中,光模块(CP)、创新药、稀土等涨幅居前,分别为9.71%、8.24%、8.22%;城中村改造、级地产商、光伏玻璃等跌幅居前,分别为 -3.39%、 -3.49%、 -4.24%[39] 投资建议 - 关注政策驱动及产业趋势下的新兴产业,如国产AI、深海科技、人形机器人等[4][40] - 关注具备悦己属性和提供情绪价值的新消费行业[4][40] - 关注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4][40] - 聚焦政策驱动的供给侧出清、技术壁垒突破及全球化布局龙头企业[4][40] - 关注高股息率的行业[4][40] - 关注黄金、铜、稀土等有色金属的投资机会[4][40]
2025年中期策略:复苏之途,机遇领航
源达信息· 2025-07-17 20:1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上半年证券市场进行回顾,展望国内外宏观经济和A股流动性,提出2025年A股中期投资策略,涉及科技、新消费、创新药等多个领域,并分析各领域发展机遇与影响因素[6]。 上半年证券市场回顾 国内主要指数表现 - 国内主要指数温和上涨,小盘成长风格占优;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等指数有不同涨幅,如中证1000涨幅达6.7% [6][10]。 申万一级行业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表现分化,有色金属、银行、国防军工行业涨幅居前 [6]。 国际市场主要指数表现 - 国际市场主要指数涨幅不一,欧洲与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6]。 国内外宏观经济展望 国内宏观经济 - 经济持续复苏,内需接力外需,GDP有不同表现,CPI、PPI、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6][19][22]。 国内宏观政策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发力,一揽子政策出炉提振经济,如中央汇金增持、央行表态支持等 [6][42]。 海外宏观经济 - 美联储降息路径不改,特朗普关税政策扰动全球经济,美国CPI等指标有变化 [6][46]。 A股流动性展望 两市成交与开户情况 - 两市成交量激增,新增开户数量显著提升 [6]。 投资者风险偏好与两融余额 - 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融资融券余额有望持续增加 [6]。 人民币汇率与北向资金 - 人民币汇率稳步走强,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6]。 保险资金情况 - 保险资金是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政策支持下未来保险资金流入规模有望提升 [6]。 2025年A股中期投资策略 科技 - 外压与内需催生国产算力产业机遇,国家出台扶持政策;深海科技受政策重视,有战略和经济意义;人形机器人行业政策利好,产业加速落地 [73][74][78]。 新消费 报告未提及新消费的具体内容,但有相关对比数据展示 [84]。 创新药 报告未提及创新药的具体内容。 反内卷 -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整治“内卷式”竞争,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95][97]。 红利 报告未提及红利的具体内容,但有相关指数和股息率数据展示 [100][101]。 有色金属 - 铜价受供给、需求和宏观因素支撑,长期向好;稀土下游应用广泛,需求持续扩容 [104][105]。
量化策略研究:基于评级机构家数与持股机构家数的因子研究
源达信息· 2025-07-15 09:10
报告核心观点 - 机构投资者发展良好,其持股市值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达 57.12%,主流机构投资者占比约 17.66%,对稳定证券市场和引导理性投资有重要作用 [1][9] - 评级机构家数和持股机构家数能揭示机构投资者集体智慧,两因子筛选组合相对沪深 300 有超额收益,双因子策略(评级家数>30 + 持股家数 300 - 500)表现最优,2016/12/24 - 2025/7/7 组合年化收益率 12.72%,超额收益 157.41% [2][3][47] 基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买卖方因子 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约 17.66% - 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历程长,已形成多元化格局,近 10 年机构持股市值从 24.3 万亿元增至 47.4 万亿元,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 57.12%,主流机构投资者占比约 17.66%,其健康发展对证券市场意义重大 [9] 两大因子:评级机构家数与持股机构家数 - 评级机构家数反映市场关注度,与公司基本面指标相关,家数越多公司发展前景和行业竞争力越强,还会对股价产生正向影响 [2][13] - 持股机构家数体现机构对公司实际认可程度,家数越多意味着机构对公司未来发展潜力认可度越高 [2][14] - 两指标从不同维度揭示机构投资者集体智慧,机构决策分认知和行为两阶段,分别由评级机构家数和持股机构家数体现 [13] 股票池遴选及回测 基于评级机构家数对沪深 300 进行筛选且回测 - 筛选评级机构家数>15 和>30 的组合回测,两组合相对沪深 300 有显著超额收益,评级机构家数>30 的组合表现更优,2016/12/24 - 2025/7/7 年化收益率 8.26%,超额收益率 76.73% [20][21][22] - 组合收益表现随评级机构家数增多而提升,但风险也增加,评级机构家数>45 的组合年化收益和超额收益更高,年化波动率也更高,最大回撤达 - 70.37% [28][29] 基于持股机构家数对沪深 300 进行筛选且回测 - 筛选持股机构家数>300 和>400 的组合回测,两组合相对沪深 300 有显著超额收益,持股机构家数>300 的组合略优 [30][33] - 组合收益不随持股机构家数增加而提升,持股机构家数>500 时组合收益差,推测是交易拥挤效应、超额收益空间收窄、羊群效应导致 [38][39] - 持股机构家数在 300 - 500 家之间的组合表现最优,2016/12/24 - 2025/7/7 年化收益率 10.67%,超额收益率 117.35% [40][47] 基于双因子对沪深 300 进行筛选且回测 - 选取评级机构家数>30 且持股机构家数>300 且<500 的因子组合回测,该双因子组合 2016/12/24 - 2025/7/7 收益跑赢单因子组合,组合累计收益率 177.29%,超额回报 157.41%,年化收益率 12.72% [43] 结论 - 评级机构家数和持股机构家数因子筛选组合相对沪深 300 有超额收益,双因子策略优化了收益表现,说明机构认知与行为一致性能增强策略稳定性,降低误判风险 [47][48]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707-20250711)-20250714
源达信息· 2025-07-14 19:0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机构调研、股东增持、公司回购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机构资金流向,给出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燕京啤酒等调研热门公司、新集能源等增持公司、长虹美菱等回购公司[2][26]。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公司有冰轮环境、汇川技术等;近5天有冰轮环境、燕京啤酒等[2][9] - 近30天调研数前二十公司中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5家,燕京啤酒等4家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大幅增长[2][9]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情况 - 2025年7月7日至11日,6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瑞普生物和海信家电[3][12] 年初至2025/07/11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1日,237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4家[4][14] - 评级机构>10家且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有19家,建议关注新集能源等[4][14]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情况 - 2025年7月7日至11日,93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23家[3][16]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有澳华内镜、山推股份等[3][16] 2025年部分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1日,1117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259家[4][17]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有93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有长虹美菱、柳工等[4][17] 机构资金流向 本周情况 - 2025年7月7日至11日,电力设备、房地产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21] 近30天情况 - 2025年6月11日至7月11日,房地产、非银金融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23]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方面,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大幅增长的燕京啤酒、沪电股份等[26] - 重要股东增持方面,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新集能源、隧道股份等[26] - 公司回购方面,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回购比例大的公司,以及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长虹美菱、柳工等[26]
宏观策略周报:6月份国内CPI同比由降转涨,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20250711
源达信息· 2025-07-11 17:11
资讯要闻 -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近14个月新高,环比下降0.1% [9][10] - 2025年6月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12] - 美国8月1日起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纽约期铜价格一度暴涨17% [14] - 截至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7390万盎司,较5月末增加7万盎司,外汇储备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 [15] - 2025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 [16] 周观点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价格上涨预期坚实,受地缘政治、美联储政策和特朗普财政政策影响 [17] - 铜价后续将维持高位,供给端增速下滑,需求端强劲,宏观环境利好 [19] 市场概览 -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分化,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涨幅2.4%居前 [20]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707
源达信息· 2025-07-07 22:59
机构调研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热门公司有冰轮环境、博实结等,近5天有沪电股份、桂林三金等[5][18] - 近30天调研数前二十公司中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5家,为冰轮环境、博实结等[5][18] - 骏鼎达和大族激光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大幅增长[5][18] 股东增持 - 2025.6.30 - 2025.7.4,2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2家,为人福医药和苏州银行[7][23] - 2025.1.1 - 2025.7.4,234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4家,其中19家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8][24] 公司回购 - 2025.6.30 - 2025.7.4,288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78家,部分公司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8][28] - 2025.1.1 - 2025.7.4,1573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345家,93家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部分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8][30] 机构资金流向 - 2025.6.30 - 2025.7.4,房地产、钢铁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39] - 2025.6.4 - 2025.7.4,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40] 投资建议 - 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大的骏鼎达和大族激光[45] - 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新集能源等公司[45] - 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回购比例大及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相关上市公司[47] 风险提示 - 市场短期波动风险,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12]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630-20250704)-20250707
源达信息· 2025-07-07 19:5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情况进行梳理,给出投资建议,还分析了机构资金流向 [2][22][27]。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冰轮环境、博实结等,近5天有沪电股份、桂林三金等 [2][8] - 近30天调研数前二十且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冰轮环境、博实结等5家 [2][8] - 骏鼎达和大族激光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实现较大增长 [2][8]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2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人福医药和苏州银行 [3][12] 年初至2025/07/04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4日,234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4家 [3][13] - 评级机构>10家且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共19家,建议关注新集能源、隧道股份等 [3][13]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288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共78家 [3][16]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有厦门象屿、华发股份等 [3][16] 2025年部分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4日,1573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共345家 [3][18]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有93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有长虹美菱、柳工等 [3][18] 机构资金流向 - 本周(2025/06/30 - 2025/07/04),房地产、钢铁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 [22] - 近30天(2025/06/04 - 2025/07/04),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 [24]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大的骏鼎达和大族激光 [27] - 重要股东增持: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新集能源、隧道股份等 [27] - 公司回购: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回购比例大的公司,以及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长虹美菱、柳工等 [28]
稳定币行业动态追踪:香港确立稳定币监管主线,有望进一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源达信息· 2025-07-04 1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9 -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爆发式增长,USDT和USDC为美国主流稳定币,合计占约86.8%市场份额 [1][8][11] - 2024年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2025年香港《稳定币条例》完成立法,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 [2][17][19] - 香港金管局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有优势,以离岸人民币储备发行的稳定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3][21][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流稳定币机制与市场规模 - USDT和USDC分别占全部市场份额61.3%和25.5%,二者合计约86.8%,均按1:1挂钩美元,以美元现金、短期美债为抵押物,但在赎回机制、流动性和合规层面有差异 [1][8][11] - 2019 - 2025年全球稳定币总市值从39.5亿美元飙升至230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7.0%;USDT 2025年市值达1503亿美元,年复合增速94.2%;USDC从0.8亿美元增长至60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02.1% [1][11] -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通过锚定美元等资产实现价值稳定,更易发挥货币功能;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限制其在国际贸易和跨境结算领域应用 [14] 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 - 2024年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规定稳定币由美元或类似流动资产全额支持,对市值超500亿美元发行人审计,对外国实体确立合规规则,禁止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行稳定币,设“超级优先权”保护持有人权益 [17] - 2025年香港《稳定币条例》完成立法,围绕牌照管理、全额储备、及时赎回、严格审计、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等建立制度约束,由香港金管局监督 [2][19][20] 香港确立稳定币监管主线,有望进一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香港金管局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2024年7月宣布首批三个试点参与者,应用于支付、供应链管理等场景 [3][21]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有优势,交易不受时间限制,可绕过繁琐中间环节,成本低,单笔成本可压缩至1美元以内,传统电汇成本高,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有被取代可能 [22][23][25] - 稳定币与数字货币互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资本市场“高层次对接”,稳定币供零售终端和民间使用,以离岸人民币储备发行的稳定币扩大其使用范围,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