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目标与环境 - 2025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2024年一致,实现目标挑战增大,内部需求不足、物价低位,外部关税壁垒增多[4][8] - 宏观政策更及时、务实、灵活,1 - 2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2.4万亿、进度17%创历史新高,下调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目标至2%左右[11][14] 政策调控 - 财政政策更积极,赤字率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规模11.86万亿,广义财政支出增速9.3%,中央主导财政扩张,兼顾稳增长、促创新、防风险[18][23]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预计降准,结构性工具扩容,2025年降息可能性大但时点或后置[27][29] 内需消费 - 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完善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政策[3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安排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拉动社零增速1.5个百分点,补贴多方面升级[33] 科技创新 - 全球科技竞争加剧,2024年以来中国“科技十巨头”总市值涨幅79.5%,高于美国“科技七巨头”的28%,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36] - 科技创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产业创新围绕新兴和传统产业两条主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高增长[39][42] 企业改革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突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44][46] -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政策,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多部门发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望带动民间投资增长[47][50] 外贸外资 - 稳外贸从优化金融服务、办好展会、培育新动能三方面发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支持新型离岸贸易[53] - 稳外资从扩大开放、鼓励再投资、加强服务保障、优化区域布局四方面发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54][56] 风险化解 - 化解房地产流动性风险,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和土地,降低收储项目收益要求,多项政策支持有望化解房企债务风险[59] - 化解地方财政金融风险,债务置换降低压力,推进城投市场化转型,有望推进财税改革[61][62] - 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银行资本金[64] 资产价格 - 稳定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宽松,关注城中村改造,地方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68] - 稳定股市,用好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投资比例和延长考核周期[70][71] 城镇化建设 - 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70%,着重公共服务与基建投资[74] - 公共服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420亿;市政建设补齐县城短板,实施城市更新[74] 绿色转型 - 纵深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3%左右,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80] - 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推进减污、扩绿、增长,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应对绿色贸易壁垒[81][83]
2025年两会要点
毕马威·2025-03-28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