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电科技(600584):封测行业龙头,XDFOI+存储+汽车多点开花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8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电科技是封测行业龙头,在AI算力、存储和电力等多方面布局且量产,2024Q1 - 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随着稼动率和先进封装占比提升,利润有望加速释放 [1] - 封装厂月度稼动率走高,先进封装渗透率提升,预计2026年占比超50%,未来混合键合技术将大规模应用 [2] - 长电科技XDFOI稳定量产,2025年资本开支加码;存储封测业务通过收购晟碟半导体保障盈利能力;临港工厂预计2025H2通线,受益于汽车含硅量提高 [3]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当前股价对应各年PE有吸引力,基于公司实力和下游应用,给予“买入”评级 [3][8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封测行业龙头,营收创历史新高 - 营收规模全球前三,生产研发全球布局:公司成立于1972年,2023年营收跻身全球前三;在中国、韩国及新加坡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业务机构;控股股东为磐石香港,实控人为中国华润;董事会及高管团队产业背景深厚、经验丰富 [11][12][17] - 营收创历史新高,利润弹性可期:2019 - 2022年营收CAGR约13%,归母净利润CAGR超200%;2024Q1 - 3营收249.8亿元,同比增22.3%,Q3单季营收94.9亿元创历史新高;2024Q1 - 3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10.5%;毛利率短期承压,2024Q1 - 3为12.93%,期间费用率从2018年的14.3%降至2024Q1 - 3的8.24%;2024Q1 - 3研发费用12.3亿元,研发费用率4.9%,24H1获境内外专利授权66件,新申请专利332件 [20][25][27] 月度稼动率逐步走高,先进封装渗透率提升 - 封装行业:稼动率逐步走高,大陆公司崛起:2022年全球封装测试市场规模约815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961亿美元;2025年1月台股封测板块营收环比下滑6.4%;内资封测厂具国际竞争力,2023年长电科技营收全球第三,中国大陆4家企业进入全球前十 [30][33][34] - 先进封装:2.5D/3D增速领先,互连密度倍增:预计2026年先进封装占比超50%;2023年先进封装市场价值378亿美元,预计2029年超695亿美元,2023 - 2029年CAGR为11%,2.5D/3D封装2023 - 2029年复合增速达18%;封测厂聚焦CoWoS后道oS工艺,代工厂在2.5D/3D技术布局前瞻;未来芯片设计多采用Chiplet和混合键合技术,封装价值量上升;台积电3D堆叠技术互联密度提升显著 [38][42][46] XDFOI稳定量产,存储+汽车多点开花 - XDFOI:高密度集成+高效散热,已进入稳定量产:XDFOI技术平台主打高密度异构集成,已在多领域应用;目前Chiplet系列工艺稳定量产,2024年资本开支60亿,2025年计划达85亿 [53][54] - 存储封装走向堆叠,收购晟碟加速布局:预计2029年HBM市场规模达440亿美金,23 - 29年CAGR达41%,2029年NAND市场规模达930亿美金,2023 - 2029年CAGR达16%;存储封装从BGA/CSP向堆叠、HBM演变,集成密度指数级上升;公司有近20年存储封测经验,技术矩阵完善;2025年1月收购晟碟半导体80%股权,对价6.59亿美元 [57][60][64] - 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临港工厂通线在即:预计2030年汽车电子芯片规模全球超1100亿美元,中国接近300亿美元;车载AI芯片未来有望用InFO - oS和CoWoS技术;临港工厂预计2025H2通线,公司产品覆盖多汽车电子领域,八大生产基地通过IATF16949认证;长电科技AiP/SiP封装技术助力“智驾平权”,集成天线AiP封装产品量产,激光雷达收发产品通过AEC Q100认证 [65][70][72] 盈利预测 - 业务拆分:通讯电子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145/158/172亿元,毛利率10.0%/11.7%/12.2%;消费电子预计营收84/91/99亿元,毛利率10%/11%/12%;运算电子预计营收57/85/107亿元,毛利率17.5%/19%/19%;工业及医疗电子预计营收27/32/35亿元,毛利率13.0%/14.0%/14.5%;汽车电子预计营收29/37/49亿元,毛利率11.5%/13.0%/16.0% [76][77]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2/402/462亿元,同比增长15.2%/17.7%/14.8%,实现归母净利润16/22/31亿元,同比+8.6%/40.5%/39.3%,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分别为40/29/21X;选取可比公司,2024 - 2026年可比公司平均PE分别为91/45/31X;考虑公司实力和下游应用,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