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2月新能源车销量淡季不淡,预计25年增长25%;欧美2月销量略超预期,25H2新车周期在即,全球未来两年20%左右增长;Q1淡季不淡,4月环比稳步向上,25年需求预期30%增长;涨价顺利落地,后续盈利改善可期;行业估值底部,具备业绩支撑,旺季在即供需反转,强烈看好锂电产业链 [2] 国内1 - 2月同比高增长,淡季不淡,欧洲销量恢复增长 国内市场 - 25年2月新能源车销89万辆,同增87%,渗透率41.9%;1 - 2月销量184万辆,同增52%,渗透率40.3%;出口13.1万辆,同增60%;预计25年销量1600万辆,同增25% [2][8] - 2月纯电占比下降,插电贡献主要增量;分价格带看,10 - 20万销量同增显著;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增长强劲;爆款车型持续推动销量增长 [9][12][17] - 一季度新车密集发布,高阶智能驾驶下沉,新发车型多为全系搭载 [27][29] 欧洲市场 - 25年2月主流9国新能源注册量17.4万辆,同环比+18%/+2%,渗透率23%;预计25年销量328万辆,同增13%,26年销量明显回升 [36][48] - 特斯拉销量同比下滑,本土车企大众、雷诺增长,比亚迪出口亮眼;碳排政策或放宽考核,长期电动化趋势不变;25H2开启新车周期 [40][43][44] 美国市场 - 25年2月新能源车销量12万辆,同减4%,渗透率9.6%;预计25年销量185万辆,同增14% [50][59] - 特斯拉销量、份额略有下滑,奔驰销量增长明显;车企基于现有车型开发电动版本,重心转向盈利 [55][58] 其他国家市场 - 25年1月销量同增3%,传统市场销量放缓、新兴市场开始起量;预计25年销量105万辆,同增23% [61][64][66] 车企:新车大规模推出,智能化加速渗透 - 主流车企于一季度密集发布新车型,如小鹏G6、问界M9、比亚迪腾势N9等;近期新车全系标配智驾已成趋势,智驾价格带下探至10万左右 [27][28][29] 材料:Q1淡季不淡,排产逐月提升 - Q1锂电产业链排产同增50 - 70%,环比下降5 - 15%,4月预计环比增5% - 10%,同比30 - 50%,全年预计行业排产增长30%左右 [2] 上游:锂价短期承压,钴供给侧收紧价格反弹 - 文档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电池:龙头强化竞争力,全球份额稳中有升 - 文档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中游:涨价如期落地,盈利改善可期 - 产业链铁锂B端已顺利涨价2 - 3k,C端谈价顺利,负极原材料涨价后续可传导,干法隔膜节前价格上涨30%;考虑涨价落地,一线厂商Q1盈利改善可期,25H2供需拐点确定,价格持续向上可期 [2] 新技术:关注固态电池、复合集流体等环节 - 文档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投资建议 - 首推格局和盈利稳定龙头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结构件(科达利);看好具备盈利弹性的材料龙头(湖南裕能、尚太科技等);关注(富临精工、中科电气等);看好具备优质资源龙头(中矿资源、永兴材料等) [2]
电动车行业2025年3月策略:产业链排产稳步增长,材料涨价如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