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提升手机和车载光学技术能力,龙头地位稳固 [1] - 预测公司24 - 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47、3.09、3.52元,据可比公司26年平均30倍PE估值,给予114.55港元目标价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3.25亿、318.32亿、385.92亿、427亿、470.33亿元,同比增长-11%、-4%、21%、11%、10% [4] - 2022 - 2026年营业利润分别为26.48亿、7.5亿、26.59亿、31.79亿、37.97亿元,同比增长-48%、-72%、254%、20%、19% [4] - 2022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08亿、10.99亿、26.99亿、33.8亿、38.56亿元,同比增长-52%、-54%、146%、25%、14% [4] - 2022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9.9%、14.5%、18.3%、18.7%、19.0%,净利率分别为7.2%、3.5%、7.0%、7.9%、8.2% [4] - 2022 - 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4%、5.0%、11.4%、13.1%、13.7%,市盈率分别为31.7、69.3、28.2、22.6、19.8倍,市净率分别为3.5、3.4、3.1、2.8、2.6倍 [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增约20%至约383亿元,毛利润同增约53%至70.0亿元,毛利率约18.3%,同比提升约3.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6%至约27.0亿元 [9] 业务板块表现 光学零件业务 - 2024年营收同增约23%至117亿元 [9] - 车载镜头出货量同增约13%至1.02亿件,完成加热车载镜头和超低反镀膜车载镜头的研发并获项目定点;全球首发高性价比的800万像素前视玻塑混合车载镜头 [9] - 新兴车载相关业务新增十余个激光雷达相关量产项目,基于HUD头部厂商芯片自主开发的图像生成单元已实现量产,全球首发多通道投影小灯产品并推广至多家客户 [9] - 手机镜头出货量同增约13%至13.2亿件,市场份额持续全球第一,平均单价和毛利率均实现提升 [9] 光电产品业务 - 2024年营收同增约21%至262亿元 [9] - 手机摄像模组产品结构显著优化,平均单价和毛利率提升,市占率全球第一;完成超低肩高一体化马达主摄模组和大光圈反射式潜望手机摄像模组研发,实现多款光学防抖一体化马达主摄模组及首款一体化马达潜望模组的量产 [9] - 800万像素车载模组维持市占率全球第一,带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车载模组已获全球头部汽车制造商项目定点,全球首款小尺寸防疲劳驾驶一体机系统已量产 [9] - 应用于MR设备的屏视一体化模块市占率全球第一,持续扩大AR超小型化光机等业内影响力;智能眼镜市场获摄像模组先发优势,应用于AI识别和视频拍摄的1200万像素RGB模组出货量攀升 [9] - 导航、避障及AI识别视觉模块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级机器人等领域,已构建从机器人视觉核心模块到整机的全流程开发能力,并获名主角客户项目 [9] 可比公司估值 - 联创电子、宇瞳光学等可比公司2023 - 2026年市盈率各有不同,26年平均市盈率约30.35倍,调整后平均约29.57倍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表 - 2022 - 2026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70.33亿、130.85亿、45.09亿、27.66亿、20.38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有相应变化 [12] 利润表 - 2022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3.25亿、318.32亿、385.92亿、427亿、470.33亿元等多项利润数据有相应变化 [12]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3.77亿、26.64亿、34.55亿、21.11亿、29.08亿元等多项现金流量数据有相应变化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4%、21%、11%、10%等多项财务比率数据有相应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