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家公司和行业进行分析,涉及文娱、航运、物流、电力设备、机器人、通用设备、专业服务、煤炭、银行、环境治理、文具、电网设备、航空等领域,部分公司业绩超预期或实现增长,行业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多数公司被给予积极投资评级 [2]。 各公司及行业报告总结 泡泡玛特 - 2024 年业绩超预期,收入 130.4 亿元,yoy+106.9%,归母净利润 31.25 亿元,yoy+188.8%,利润率显著提升 [4][5] - 门店扩张叠加同店提升,海外线上线下高增,中国大陆收入 79.7 亿元,yoy+52.3%,海外收入 50.7 亿元,yoy+375.2% [7][8] - IP 运营成熟,4 个 IP 收入超 10 亿元,品类持续扩张,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9][10][11] 兴通股份 - 2024 年营收 15.15 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 3.50 亿元,同比+39%,外贸高增,内外贸毛利率同比提升 [12][13] - 内贸市占稳步提升,外贸产能高增延续,看好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14][15] 中国外运 - 2024 年营收 1056.21 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 39.18 亿元,同比-7.2%,业务量稳健增长,各分部营业利润下滑 [16][17] - 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提升,加速海外布局,强化经营韧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20] 电力设备行业 - 光伏 4 月组件排产预计增长,供给侧改革预期强化;AIDC 国内互联网龙头加码,带动基建需求增长;储能全球工商储元年,分布式储能迎新增长极;风电零部件一季报业绩反转,海风开发高速推进;电网特高压工程投运,相关企业订单有望兑现;锂电钠电新品迭代,电池龙头募资推进 [21][22][24]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31] 机器人行业 - 腾讯领投智元机器人融资,京东入局具身智能,美国或推机器人国家战略,产业政策有望加速推进 [32][33][34] - 多家企业展示新产品,零部件技术迭代,设备商受益产业化进程,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33][42] 海天精工 - 2024 年营收 33.52 亿元,同比+0.85%,归母净利润 5.23 亿元,同比-14.19%,盈利能力下滑是短期阵痛 [45][46] - 产品结构优化,海外业务收缩,产能布局成效初显,2025 年机床市场有望复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7][48][49] 广电计量 - 2024 年营收 32.07 亿元,同比+11.01%,归母净利润 3.52 亿元,同比+76.59%,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改善 [51][53] - 各业务进展顺利,新兴行业业务占比超 80%,技改和基地建设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维持“增持”评级 [54][55][58] 淮北矿业 - 2024 年营收 657.4 亿元,同比下降 10.43%,归母净利润 48.55 亿元,同比减少 22.00%,煤炭业务成本控制佳,煤化工业务量价下滑 [59][60][61] - 分红比例 41.6%,股息率 5.4%,未来成长空间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62] 兴业银行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0.6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0.12%,分红比率 30.17%,首次突破 30% [64] - 营收稳健,成本管控加强,资产质量稳定,净息差降幅收窄,特色业务优化,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4][65][66] 光大环境 - 2024 年营收 302.58 亿港元,同比下降 6%,归母净利润 33.77 亿港元,同比下降 24%,运营与财务收入占比提升,运营属性增强 [67][68] - 在手垃圾处理规模大,项目运营提质增效,派息比率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69][70] 摩托车行业 - 2025 年 1 - 2 月摩托车出口保持较高景气度,>250cc 摩托车增速较快,亚非拉为主要出口地区,非洲、拉丁美洲增速高 [72][73] - 维持“推荐”评级 [75] 晨光股份 - 2024 年营收 242.28 亿元,同比+3.76%,归母净利润 13.96 亿元,同比-8.58%,传统核心业务全渠道布局,线上渠道双位数增长 [75][77] - 零售大店业务稳健,线下渠道拓展,书写工具引领增长,科力普提升内占比,维持“买入”评级 [78][79][80] 东方电缆 - 2024 年营收 90.9 亿元,同比增加 24.4%,归母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增加 0.8%,海缆收入稳定,陆缆业务增加 [81][83] - 海缆在手订单同比增加 179%,超历史高点 40%,海风开发重回正轨,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4][85][86] 南方航空 - 2024 年营收 1742.2 亿元,同比增长 8.9%,归母净利润为-17.0 亿元,减亏,海外运力恢复,客座率提升,客公里收益下降 [87][90] - 单位成本、费用改善,业绩减亏得益于货运、厦航业绩及飞机运营补偿等,计划机队增速 5.8%,维持“买入”评级 [9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