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创新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攀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聚焦优质创新,在研管线密集步入收获期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2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87.8 亿、261.99 亿、288.66 亿、336.45 亿、383.59 亿、433.6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1%、 - 9.0%、10.2%、16.6%、14.0%、13.1% [7] - 2022 - 2027 年,公司毛利润分别为 229.85 亿、212.1 亿、235.3 亿、278.2 亿、320.8 亿、366.33 亿元 [7] - 2022 - 2027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25.44 亿、23.32 亿、35.0 亿、38.31 亿、44.51 亿、51.6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82.6%、 - 8.3%、50.1%、9.5%、16.2%、16.0% [7] - 2022 - 2027 年,公司 PE 分别为 31、25、15、17、14、12,PB 分别为 3、2、2、2、2、1 [7] 业绩表现 - 2024 年公司实现收入 288.7 亿元,同比 + 10.2%,归母净利润 35.0 亿元,同比 + 50.1%,经调整 Non - HKFRS 归母净利润 34.6 亿元,同比 + 33.5%,利润端增速亮眼得益于产品收入增长和剥离非核心资产一次性收益 [8] - 考虑公司创新产品高速放量,上调 2025/2026 年 EPS 预测为 0.20/0.24 元,新增 2027 年 EPS 预测为 0.28 元 [8] 创新产品 - 2024 年公司创新产品实现收入 120.6 亿元,同比 + 21.9%,占收入比重达 41.8%,同比 + 4.0 PCTs,2023 年上市新品高速放量贡献主要收入增长 [8] - 2024 年 6 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有望推动创新产品收入进一步高速增长 [8] 运营效率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 81.5%,同比 + 0.5 PCT;销售费用率为 42.1%,同比 - 0.1 PCTs [8] - 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剥离非核心资产,运营效率持续提高,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8] 在研管线 - 2025 年有望迎来多款重磅新药获批,如 TQ05105、TQB3616、QP001 等 [8] - 2026 年潜在获批品种包括 CD3/EpCAM 双抗、HER2 抑制剂等 [8] - 2027 年潜在获批品种包括 HER2 双抗 ADC、BCL2 抑制剂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