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vivo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聚焦家庭与个人场景
万联证券·2025-03-31 17: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vivo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聚焦家庭与个人场景,涵盖养老、医疗健康、教育等服务领域,目标是通过渐进式技术突破降低家用机器人商业化门槛,未来覆盖健康监测、家务协助、情感陪伴等功能,契合中国老龄化社会趋势且规避工业机器人市场巨头竞争 [1][2] - vivo将研发重点放在机器人的智能中枢和感知系统,避开机械结构竞争,利用智能手机领域积累的优势,通过标准化推动成本下降,以“大脑”和“眼睛”两大模块定义未来机器人智能化能力 [2] - vivo入局为机器人行业注入新技术路径与生态资源,但商业化落地需时间验证,未来随着原型机推出与供应链成熟,或将成为消费级机器人赛道关键参与者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关键节点,2025年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未来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与家庭场景渐进渗透将成两大主线,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vivo进军机器人行业事件 - 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vivo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 [1] vivo机器人业务布局 - 聚焦家庭与个人场景,涵盖养老、医疗健康、教育等服务领域,目标是通过渐进式技术突破降低家用机器人商业化门槛,未来覆盖健康监测、家务协助、情感陪伴等功能 [2] - 将研发重点放在机器人的智能中枢(AI大模型驱动的决策能力)和感知系统(影像与混合现实技术),避开机械结构竞争,利用智能手机领域积累的优势,通过标准化推动成本下降 [2] vivo机器人实验室核心目标 - “大脑”依托自研的蓝心大模型,强化AI决策与交互能力,实现机器人的自主感知与任务执行 [8] - “眼睛”结合影像技术与混合现实头显的空间感知能力,提升机器人对物理环境的理解,借助影像芯片、计算摄影算法及MR设备的实时空间计算技术,实现“从清晰成像到场景理解”的跨越 [8]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关键节点,政策支持、入局者增加及AI大模型赋能推动行业加速发展,2025年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未来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与家庭场景渐进渗透将成两大主线,商业化落地可期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 [3] 相关研究 - Tesla人形机器人生产目标进一步明确,1X计划部署NEO Gamma至用户家庭早期测试 [5] - Figure推出人形机器人制造工厂BotQ,预计未来四年内扩展至年产10万台 [5] - 智元机器人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GO - 1,具身智能领域再度突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