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业绩期接近尾声,市场人气减弱,观望情绪上升,大盘连续三周调整,虽有港股通支撑,但暂时缺乏估值再扩张催化剂,较大机会在高台区间震荡,若恒生指数回调至22,500点左右,可优先吸纳消费互联网及AI上游基础设施相关股份 [1][2] 每日大市点评 - 港股业绩期接近尾声,市场人气减弱,观望情绪上升,恒生指数全周下跌1.1%,收报23,426点,创近四周收市新低,恒生科指全周下跌2.4%,收报5,506点,创今年2月14日以来按周收市新低 [1] - 12大恒生综合行业分类指数仅医疗保健、原材料及综合企业上升,医疗保健指数受医药公司强劲业绩带动,原材料行业指数受国际金价及铜价上升影响,上周大市日均成交金额按周减少17.3%至2,375多亿港元,港股通全周净流入371.8亿港元 [1] - 地缘紧张局势或成全球投资者关注重点,国际金价创新高及美元指数反弹反映市场避险情绪,美国对全球关税行动升级,或导致其他国家反制,增加地缘局势紧张气氛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业绩期后,港股及离岸中资股整体盈利上修动能终止,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盈利预测被小幅下修,12大分类指数中,信息科技、医疗保健、金融及原材料获上修 [2] - 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预测PE已站稳10倍及11倍以上超一个月,中期有望重回2019年的11.2倍及12倍,但当前恒生指数预测PE为10.5倍,风险溢价低于滚动两年平均两个标准偏差,AH溢价指数处于四年低位,总体盈利预测被小幅下修,缺乏估值再扩张催化剂 [2] 行业动态 汽车板块 - 整车企业配售动作不断,蔚来上周四晚配售约1.3亿股,每股定价29.46港元,较收盘价折让9.5%,总集资额40.3亿元,款项用于研发智能汽车技术和新产品等,市场忧虑其未来融资及现金流问题,蔚来上周五下跌7.0%,带动板块内多数个股下跌 [3] 医疗保健板块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涨3.8%,上周四因国家可能优化集采的传闻医药行业普涨,周五发布业绩的公司中,海吉亚医疗下半年业绩逊于市场预期,石药集团2024年收入与股东净利润分别下跌7.8%与26.3%,预计今年集采影响将淡化,但业绩大幅回升可能性不高 [4]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 - 上周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普遍下跌,部分港股跌幅明显,不少已公布的FY24业绩逊预期或仅符合预测,若下月公布的一季度业绩无正面惊喜,不利未来短期投资情绪,新奥能源获大股东以换股及现金形式提出私有化,溢价达34.6%,一度推动燃气板块股价 [4] 中集安瑞科研报 业绩情况 - FY24股东净利润同比下跌1.7%至11.0亿元,低于预测2.5%,主因清洁能源板块收入增幅低于预期、毛利率下跌,化工环境板块毛利率下跌,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可换股债券推算利息支出,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4.3%至13.4亿元,公司维持每股分红0.30港元,分红由FY23的49.8%上升至FY24的51.0% [5] 订单情况 - FY24新签订单金额同比上升3.2%至274.9亿元,同比增幅低于FY23的31.5%,下半年新签订单情况逊色,2H24新签金额同比下跌20.6%至110.9亿元,占全年比例为40.3%,低于2H23的52.4%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3.8%至283.0亿元,清洁能源、化工环境、液态食品板块分别占有232.1亿、9.4亿、41.5亿元 [7] 评级调整 - 考虑FY24业绩,分别降低FY25 - 26股东净利润预测7.2%及10.2%,将目标价由7.55港元下调至7.00港元,对应10.5倍FY25目标市盈率和1.0%上升空间,将评级由“增持”下调至“中性” [8] 威高股份研报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同比微降1.1%至130.9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3.2%至20.7亿元,收入表现稳健,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因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 [10] - 主要板块中,医疗器械与血液管理板块收入分别同比下降6.4%与15.9%,介入产品收入同比增加1.4%,药品包装与骨科产品收入分别同比增加12.6%与13.2% [10] 板块展望 - 预计药品包装板块收入将稳健增加,2024 - 27E CAGR为11.1%,主因预灌封注射器受益于生物药与医美领域需求增长,自动给药系统注射笔等新产品销售收入预计继续增加 [11] - 骨科业务收入2022 - 23年受集采影响下跌,2024年集采基本完成,降价后主要产品销量快速增加,预计未来销量增长,该板块收入的2024 - 27E CAGR为9.9% [12] - 医疗器械板块2023 - 24年收入受低值耗材集采影响,2024年底国内多数省份集采已完成,预计2025年起该板块将逐步走出集采阴霾,收入将缓步回升 [13] 评级调整 - 微调2025 - 27E收入预测,下调2025 - 26E销售费用率预测,将2025 - 26E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2.4%、2.6%,将目标市盈率上调至12.0倍2025E PER,目标价上调至6.2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14]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3-31
中泰国际·2025-03-31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