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17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构建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一体两翼业务布局,营收稳步增长但净利润有所波动,静待业绩拐点 [3][17] - 智能缆网业务铜价企稳毛利率有望回升,海缆投产带来业绩增量;智能电池业务静待减亏;智慧机场业务受益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业绩稳步增长 [4] - 公司依靠传统业务技术积累涉足机器人线缆、电池及AI线缆等新兴业务,提升公司估值 [4] - 结合行业现状和公司业绩预告下调盈利预测,认为铜价企稳后业绩将修复,新兴业务提升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4][17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由线缆龙头发展为一体两翼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服务商 - 公司聚焦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产业,通过内生和外延并购形成一体两翼业务格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服务商 [10][11] - 营收从2019年的171.5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44.65亿元,CAGR为9.27%,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2.22亿元,同比增长4.78%;净利润受资产减值、业务亏损等因素影响有所波动,2024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为 -1.5至 -3亿元,期待2025年业绩拐点 [17] - 智能缆网业务贡献绝大部分营收,占比超85%且逐年递增,2023年占比92.37%;智慧机场业务营收占比5%-9%;智能电池业务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10.54%降至2023年的2.41%。智慧电池业务毛利率为负,智慧机场业务毛利率较高但呈下降趋势,智能缆网业务毛利率维持在12 - 13%左右,公司综合毛利率整体下降,2023年为11.73% [23] - 销售费用率从2019年的7.24%降至2023年的3.38%,管理和财务费用率波动不大,研发费用率逐年攀升,期间费用率整体稳中有降。2023年研发费用7.13亿元,研发费用率2.92%,申请专利数稳步增长。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近几年维持在76%以上,2024前三季度为78.68% [27] - 截至2024三季报,第一大股东远东控股集团持股47.69%,前十大股东持股61.50%,股权集中度较高。2024年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1.5 - 2亿元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2025年已首次回购;董事长拟增持3000 - 5000万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增持约307万元 [30] 智能缆网:铜价企稳毛利率有望回升,海缆投产带来增量 - 电线电缆是基础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通信等领域,按用途分为电力电缆等五大类 [36] - 电缆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制造、下游应用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71%,铜铝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大 [39] - 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075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万亿元,CAGR为6.59%,预计2028年达1.45万亿元,CAGR为2.18%;我国CR10仅20%,市场集中度有待提升 [43] - 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线缆龙头企业,风电行业市占率约48%,核电电缆三代产品市占率约60%,下游客户包括2000家行业头部企业和超3000万用户 [44] - 智能缆网业务营收从2020年的172.1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25.98亿元,净利润从4.02亿元增长到8.8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0.77%,净利润2.93亿元,同比降低60.64%,毛利率降至10.99% [51] - 铜价从2024年初的8300美元/吨涨至5月中旬的10800美元/吨,后震荡向下,目前在9000美元/吨上下;铝价从1月中旬的2100美元/吨涨至6月的2700美元/吨,后下降,目前在2500 - 2600美元/吨区间。公司通过提高开口合同比例、闭口合同提高预付款锁定原材料,预计2025年铜铝价格稳定后毛利率将修复 [55] - 2022年公司拟投资30亿建设南通海缆项目,一期产能1450km/年,二期产能550km/年及高性能海缆6000公里等,一期已于2024年底投产,预计2025年起带来业绩增量,全部投产后显著增厚业绩 [58] 智能电池:连年亏损拖累业绩,期待减亏措施 - 全球锂电池出货量稳步增长,2024年达1545.1GWh,同比增长28.5%,预计2030年达5127GWh,CAGR为22.13%;中国锂电池出货量2024年达1175GWh,同比增长32.6%,预计2030年超4000GWh,CAGR为22.65% [65][73] - 我国锂电铜箔出货量从2018年的10.3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52.8万吨,预计2025年超110万吨。行业竞争加剧,高端铜箔供不应求,更薄、高抗是发展趋势,<6μm铜箔出货量占比预计2025年提升至50%,且更薄产品加工费更高 [77] - 公司智能电池业务包括电池和铜箔板块,电池业务建立全产业链布局,涵盖储能等领域;铜箔业务是国内领先企业,2019年起供货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 [78] - 远东电池产业链齐全,拥有江西宜春和江苏宜兴基地,发力储能业务,规划未来总产能12GWh [83] - 远东铜箔产能目前4.5万吨,远期规划7.5万吨,产品涵盖多种规格,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等优质企业 [87] - 智能电池营收2024年前三季度达7.79亿元,同比大增85.18%,但2020 - 2023年及2024Q3均亏损,锂电池和铜箔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90] - 2024年智能电池业务获千万以上订单25.07亿元,同比增长411.41%。锂电业务发挥线缆客户资源优势,揽储一体化新增储能超千万订单13.75亿元,同比大增5604.96%;铜箔业务宜宾基地投产,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改善毛利率,产品向更薄升级提升盈利能力 [92][97] 低空经济政策推动,智慧机场业务稳步增长 - 我国民用机场数量从2018年的235个增长到2024年的263个,预计2035年达400个;通用机场数量从2020年的339个增长到2024年的475个,预计2025年达500个,2035年达849个 [103] - 2021年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2024 - 2025年中央各部委和省市陆续出台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其发展,预计2025年产业落地加速,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106] - 子公司京航安成立于2002年,持13项工程资质,是“全壹级资质”企业,助航灯光细分领域市占率第一,承建国内外160多个机场的600多个项目 [107][110] - 智慧机场业务营收和净利润2019 - 2020年增长,2020年后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96亿元,同比增长42.86%,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19.48%。2024年获取千万合同订单25.79亿元,同比增长53.97%,未来有望乘低空经济东风提升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117] 机器人线缆、电池和AI业务提升估值 -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机器人行业发展,各地也积极响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机器人产业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119][120] - 各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传统汽车制造厂、互联网大厂等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行业 [122] - 机器人线缆专为机器人设计,用于动力、信号传输和控制,分为机器人动力线缆等5类,人形机器人线缆满足各部件电能和信号传输需求 [124][125]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34亿美元,同比增长57.41%,预计2028年达206亿美元;中国2024年产业规模约27.6亿元,同比增长53.33%,预计2028年达387亿元 [133] - 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60.57万台,中国27.12万台,假设单台线缆价值量3000元,全球和中国线缆市场规模分别为18.17/8.14亿元 [140] - 国内万马股份、鑫宏业等企业涉足机器人线缆业务,远东股份依托技术积累形成全链条创新能力,产品性能突破,拖链电缆应用于多领域,与多家知名客户合作,未来不排除进入人形机器人电缆领域 [141][145][146] - 机器人需要电池作为动力源,对性能有决定性影响,人形机器人常用圆柱形锂电池,固态电池在安全和能量密度方面优势明显,是发展方向 [150][154] - 预计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用锂电池出货量2.2GWh,2030年超100GWh,2025 - 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100%。假设2030年全球和中国销量分别为60.57/27.12万台,单台电池价值量1200元,市场规模分别为7.27/3.25亿元 [155][162] - 远东电池实现全球首款300Wh/kg圆柱电芯量产,21700 - 6000mAh圆柱电池组搭载于工业四足机器人,能量输出效率提升27%,已小批量交付 [167] - 公司研发智慧型电缆产品参与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已获得全球领先AI芯片公司供应商资格并批量交付,远东通讯研发销售光棒及光纤光缆产品 [17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测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8、6.66、10.30亿元,EPS分别为 -0.1、0.30、0.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 -50、16、11倍,认为铜价企稳后业绩将修复,新兴业务提升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4][173]
远东股份(600869):传统业务拐点即将出现,新兴业务提升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