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进入横盘整理阶段,短期外部压力显著上升,内部经济数据缓慢修复,缺乏估值再扩张催化剂,较大机会在高台区间震荡,建议采取防御性策略,高股息板块较有韧性,若恒生指数回调至 22,500 点左右,可优先吸纳消费互联网及 AI 上游基础设施相关股份 [2][7] - 美股技术性反弹完成,下跌主要来自估值收缩,经济数据增加滞胀可能性,预计继续下跌杀估值释放压力,建议采取防御性策略,做多医疗保健、能源,做空半导体指数 [8] - 美债收益率受滞胀风险影响下跌,未来一个月可在 4.1%至 4.4%做 10 年期美债波段交易;美元指数有下行压力,但对等关税幅度超预期时可能重拾避险属性;离岸人民币短期保持震荡偏弱格局 [9] - 信达生物 2024 年大幅减亏,预计 2025 - 27E 产品销售收入将维持快速增长,上调收入与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 55.80 港元 [13][14][15] 每日大市点评 - 潜在对等关税临近,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亚太区主要股市大幅下跌,港股跟随外围股市调整,恒生指数全日下跌 307 点或 1.3%,收报 23,119 点,恒生科指下跌 2.0%,收报 5,394 点,大市成交金额增加至 2,573 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金额减少至 29.1 亿港元 [1] - 银行、电讯、石油等股表现突出,券商、内险等跑输大市,四大国有银行获财政部溢价增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表现分化,弱市下资金流入低 BETA 的电讯及石油股 [1] 港股市场分析 - 今年以来港股再融资活动频繁,截至一季度,上市公司通过配股或供股再融资累计集资 1,194 亿港元,超过回购金额 427 亿港元,短期对港股带来流动性压力,部分标杆头部公司集资或反映估值达阶段性高位 [2] - 恒生指数及 MSCI 中国指数预测 PE 站稳一定水平超一个月,但业绩期临近尾声,盈利上修动能终止,盈利预测被小幅下修 [7] 宏观动态 - 2025 年 3 月 24 日至 31 日,30 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为 267 万平方米,同比下跌 19.5%,差于前周,环比上升 27.5%,优于前周,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 [3] - 中国 3 月官方制造业及非制造业 PMI 延续回升,制造业 PMI 升至 2024 年 3 月以来最高,建筑业 PMI 升至 2024 年 5 月以来最高,服务业 PMI 小幅回升 0.3 个百分点至 50.3% [10] - 美国 2 月核心 PCE 通胀同环比均超预期且创 2024 年末以来新高,个人消费环比回升,收入增速远超支出,储蓄率升至 4.6%,市场滞胀风险担忧升温 [11] 行业动态 消费板块 - 李宁 2024 年收入同比 +3.9%,净利润同比 -5.5%,管理层预计 2025 年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率为高单位数,低于 2024 年,大部分券商下调目标价,周一股价下跌 7.2%,同业安踏、361 度下跌 1.5% - 3.2% [4] 机器人板块 - 机器人概念板块周一回落,地平线机器人去年业绩好于预期,但周一股价下跌 9.3%,其他相关个股优必选下跌 4.7%,黑芝麻智能去年收入同比 +51.8%,毛利率大幅增长 16.4 百分点,周一股价微跌 0.4% [4] 医疗保健板块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跟随恒指下跌 0.4%,绿叶制药主营业务产品销售收入稳健增长,但出售技术收入逊预期,拖累毛利率与经营利率,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 11.4%至 4.72 亿元;康方生物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 24.9%,预计销量将持续增加 [5]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表现分化,华润燃气公布差于预期的 FY24 业绩,全年气销量同比上升 2.9%,低于指引,股价大幅下跌 17.7%,个别燃气股跟随下跌;光伏股普遍下跌,因个别业绩不理想 [6] 美股市场分析 - 美股标普 500 指数及纳指分别触及 5,750 点及 18,500 点阻力,技术性反弹完成,下跌主要来自估值收缩,3 月经济数据增加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可能性,预计继续下跌杀估值释放压力,标普 500 指数下行目标分别在 5,350 点及 5,110 点,纳指下行目标分别在 16,300 点及 15,300 点 [8] 美债、美元及人民币分析 - 经济数据反映滞胀风险上升,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 4.20%左右,未来一个月可于 4.1%至 4.4%做 10 年期美债波段交易 [9] - 美元指数在汽车关税落地后冲高回落,有下行压力,但对等关税幅度超预期时可能重拾避险属性 [9] - 离岸人民币在关税扰动加剧预期下走弱至 7.25 左右,短期保持震荡偏弱格局 [9] 信达生物分析 - 信达生物 2024 年收入同比增加 51.8%至 94.2 亿元,产品收入同比增加 43.6%至 82.3 亿元,授权费收入从 4.5 亿元增加至 11.0 亿元,股东净亏损同比大减少 90.8%至 9,463.1 万元 [13] - 预计 2025 - 27E 产品销售收入将维持快速增长,将 2025 - 26E 收入预测分别上调 1.7%、1.3%,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 7.7%、9.6%,2024 - 27E 收入 CAGR 将达 19.5%,2025 年有望实现约 2.0 亿元净利润,2026 - 27E 股东净利润将快速增加 [14]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 43.85 港元上调至 55.80 港元 [15]
每日观点-2025-04-01
中泰国际·2025-04-01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