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二阶动量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价格相对于均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动量效应[7] - 具体构建过程: 其中,为当期收盘价,为指数加权移动平均,为回溯窗口[7] 2. 因子名称:动量期限差 - 构建思路:比较不同时间窗口的价格变化差异以捕捉动量期限结构[7] - 具体构建过程: 通过两个不同窗口(和)的价格变化率差值构建[7] 3. 因子名称:成交金额波动 - 构建思路:衡量成交金额的波动性作为市场活跃度指标[7] - 具体构建过程: 对成交金额序列取标准差并取负值(波动性越高因子值越低)[7] 4. 因子名称:多空对比总量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价格区间内多空力量对比反映市场情绪[7] - 具体构建过程: 累加窗口期内每日收盘价相对于高低点的位置比率[7] 5. 因子名称:量价背离协方差 - 构建思路:通过价格与成交量排名的协方差捕捉量价背离现象[7] - 具体构建过程: 对价格和成交量排名序列计算滚动协方差并再次排名[7] 6. 因子名称:量幅同向 - 构建思路:检验成交量变化与价格振幅的同向性[7] - 具体构建过程: 计算成交量变化率与价格振幅变化率的滚动秩相关系数[7] 复合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量价行业轮动组合 - 构建思路:综合11个量价因子筛选高动量、低拥挤行业[6][7] - 具体构建过程: - 对中信一级行业(剔除综合类)计算各因子值 - 因子等权加权生成复合因子 - 每月末选择复合因子排名前5的行业等权配置[7][9] 2. 模型名称:正预期与非拥挤行业组合 - 构建思路:结合分析师预期因子与量价拥挤度指标[10] - 具体构建过程: - 构建分析师预期复合因子(含6个子因子) - 通过6个量价因子计算拥挤度指标 - 剔除拥挤度最低的15个行业后选择预期因子前5行业[10] 回测效果 1. 量价行业轮动组合 - 累计收益:707.32%(2010-2025/03)[9] - 累计超额收益:613.37%(vs行业等权)[9] - 2025年3月收益:0.56%(超额0.53%)[1][9] 2. 正预期与非拥挤行业组合 - 累计收益:1027.55%(2010-2025/03)[10] - 累计超额收益:933.59%(vs行业等权)[10] - 2025年3月收益:-2.90%(超额-2.94%)[10] 最新行业配置 - 量价组合:家电、银行、轻工制造、交通运输、房地产(2025/04)[9] - 正预期组合:非银行金融、银行、建材、有色金属、家电(2025/04)[10]
行业轮动组合月报:量价行业轮动组合3月上涨0.56%-2025-04-01
华西证券·2025-04-01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