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创新药成增长主引擎,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产品出海验证技术实力,对外授权助力业绩增长,但考虑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仿制药业务仍然承压,下调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 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2][3]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79.85 亿元(YOY + 22.63%),归母净利润 63.37 亿元(YOY + 47.28%),扣非归母净利润 61.78 亿元(YOY + 49.18%) [1] 创新药与研发投入 - 2024 年创新药收入达 138.92 亿元(YOY + 30.6%),占总营收比重超 50%,两款一类创新药在中国获批,截至年底已获批上市 17 款 1 类创新药、4 款 2 类创新药;仿制药收入略有下滑,受集采影响部分药品销售额同比共减少 8.44 亿元 [2] - 2024 年累计研发投入 82.28 亿元(YOY + 33.8%),费用化研发投入 65.83 亿元(YOY + 32.9%),打造多个技术平台,推进 26 个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2] 产品出海与授权 - 2024 年将多个产品授权给海外公司,多个 GLP 类药物海外权益授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总计 1.1 亿美元,DLL3 ADC 药物海外权益授权首付款为 7500 万美元,确认来自 Merck Healthcare 的 1.6 亿欧元和 Kailera Therapeutics 的 1 亿美元首付款作为收入 [3] - 积极开展多个国际临床试验,3 个 ADC 产品获美国 FDA 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67.9/80.1 亿元(分别下调 6.1%/6.9%),新增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91.6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6/39/34 倍 [3]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28.20 亿元、279.85 亿元、304.46 亿元、346.50 亿元、387.59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7.26%、22.63%、8.80%、13.81%、11.86% [4][10] - 2023 - 2027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02 亿元、63.37 亿元、67.94 亿元、80.08 亿元、91.56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10.14%、47.28%、7.22%、17.87%、14.33% [4][10] - 2023 - 2027E 毛利率分别为 84.6%、86.2%、85.9%、86.4%、86.4%,ROE(摊薄)分别为 10.6%、13.9%、13.3%、13.9%、14.0% [12] - 2023 - 2027E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8%、7%、7%、7%,流动比率分别为 12.25、9.72、12.42、12.96、13.5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