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表现 - 4月1日恒生指数升87点或0.4%,收报23,206点,恒生科指微升0.2%,收报5,407点,大市成交2,502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98.6亿港元[1] - 大型科技股、消费互联网反弹,部分绩优次新股、品牌消费股受追捧,生物医药板块强势上升,央企高股息个股表现靠稳[1] 宏观经济动态 - 3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回升0.3个百分点至50.5%,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1.2%,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2023年5月以来高位[2] - 两指数均显示生产扩张,但需求端动能分化,就业层面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产能扩张意愿分化[2] 行业动态 - 小米SU7汽车事故致股价下跌5.5%,三月中至今从高位下跌20%,小鹏汽车三月交付3.3万辆,同比+268%,一季度交付9.4万辆,同比增长331%,股价周二升5.5%[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上涨3.4%,创新高企业及石药上涨超10%,市场憧憬商保推动医药行业发展[3]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普遍技术修复,个别企业预告一季度盈利同比上升,香港公用事业股上升[4] 中国重汽研报 - FY24总收入950.6亿元,同比增11.2%,重卡业务收入831.5亿,同比增长11.1%,轻卡业务收入98.4亿,同比提升11.5%[5] - 2025年政策刺激重卡销量回升,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有望从13.9%提至20%,下调FY25E净利润预测3.3%,维持“买入”评级[7][8] 海吉亚医疗研报 - 2024年收入同比增9.1%至44.5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降12.6%至6.0亿元,业绩逊预期[10] - 预计旗下三四线地区医院短期内仍受医保控费影响,下调2025 - 26E收入及股东净利润预测,目标价调至13.60港元,给予“中性”评级[11][12]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4-02
中泰国际·2025-04-02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