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基本面和资金面较上月基本平稳,政策面加码但情绪面走弱,周月线级别趋势进入右侧区间,中短期走势谨慎乐观 [3][6][99] - 板块配置看好行业景气且受益政策的汽车、电子等;业绩股价稳健且受益政策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基本面独立且受益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3][6][99] 2025年3月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港股市场走势回顾 - 3月港股冲高回落小幅收涨,上旬资金和情绪推动震荡向上,恒指一度超24800点,后情绪透支回调,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月度涨跌幅分别为+1.22%/+0.78%/-3.11% [4][12] -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呈现“高切低”补涨行情,前期涨幅高的板块表现平平,有色、医药等低位板块补涨,原材料行业月涨幅超18%居首 [12]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3月港股小幅上涨,估值基本平稳,截至月末恒生综指PE(TTM)为10.8,较上月末的10.5小幅上涨,5年PE估值分位点升至62.5% [19] - 截至3月末,恒生综指市场风险溢价为5.04,较上月末的5.26略有下降,低于5年均值以下一个标准差,5年分位点降至8.3% [19] 南向资金走向 - 3月南向资金流入量创过去12个月新高 [24] - 行业层面,可选消费行业南向大幅净流入超500亿港元居首,金融业、信息技术行业也实现较大净流入 [24] - 个股层面,阿里巴巴3月大幅净流入超260亿港元居首,中国移动、国泰君安和小米集团等也实现大幅净流入 [24][30] 市场回购数据 - 3月回购市场热度提升,总回购金额从72亿港元升至148亿港元,但回购公司数量从125家降至77家 [32] - 汇丰控股3月回购超47亿港元居首,中国建材和腾讯控股月回购金额超30亿港元 [32][33] - 回购金额集中在金融、材料和信息技术行业,回购公司数量较多的是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和工业行业 [32]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 国内经济方面 - 需求端:1-2月社零略超预期,消费稳中有进;进出口数据不及预期,预计3月春节错位效应或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高于预期和前值,地产投资仍弱但降幅收窄 [39][40][42] - 供给端: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预期低于前值,调整后与前值基本持平;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数据较弱,受量和利润率走弱拖累 [49][52] - 物价水平:2月通胀整体偏弱不及预期,距2%通胀目标差距大,3月春节效应消退且复工加速,通胀数据有望好转,但完成目标需政策加码 [54][55] - 金融数据:2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地方债务置换压制信贷,后续仍将有影响,政府债是主要支撑项 [55][59] - 经济景气度:3月PMI数据超预期但改善幅度弱于季节性,关税落地或致外需承压,内需是关注重点 [66][68] 国内政策方面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务实有效,政策基调积极,符合市场预期 [71][74] - 主要增长目标包括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等 [71] - 宏观政策涵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扩内需政策等多方面,产业政策涉及新质生产力和房地产,财税金融改革包括消费税和资本市场改革 [72][73] 海外经济方面 - 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后续降息节奏不确定性加大,维持2025年降息2次指引 [75][77] - 2月美国CPI数据不及预期,部分缓解通胀担忧,降息预期升温,但关税影响或使后续通胀成隐忧;PCE核心通胀和超级核心通胀超预期,加剧经济滞胀担忧 [78][79][80] - 2月美国非农数据略低于预期但有韧性,失业率上升,政府大规模裁员预计使后续非农数据承压;3月Markit PMI初值好转,但回暖持续性需观察 [81][82][83] - 3月港股资金面环境较上月基本持平,南下资金净买入处高位,国内利率反弹使中美利差收窄,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或压制联储降息节奏 [90][98] 2025年4月港股市场展望及配置策略 - 基本面延续“弱复苏”态势,需求端消费、进出口、投资有不同表现,供给端工业增加值和企业利润情况不佳,通胀水平偏弱,金融数据受债务置换影响,经济景气度受关税影响外需承压 [96][97] - 政策面两会报告目标务实积极,符合市场预期 [97] - 资金面较上月基本持平,南下资金净买入高,美国关税影响通胀预期,降息节奏不确定 [98] - 情绪面行情走弱成交下行,市场情绪降温 [99] - 中短期走势谨慎乐观,板块配置看好汽车、电子等行业,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99] 浙商国际月度十大金股 - 包括金蝶国际、国泰航空、美的集团等十只股票 [100]
港股策略月报:2025年4月港股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04-0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2025-04-02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