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继续深化与头部车企合作,推动新品C1200、A2000芯片在机器人、工业领域规模化落地,以核心IP构建技术护城河,出货量有望持续提升 考虑到新定点车型需要爬坡至稳态销售,将公司2025/2026年预期收入从12.1/19.2亿元调整至8.8/14.3亿元,并预测2027年收入为19.2亿元,2025年4月1日收盘对应PS分别为14.9/9.21/6.87,维持“买入”评级[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22.40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18.28/43.85港元,市净率为10.90倍,港股流通市值为14,099.95百万港元[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为1.92元,资产负债率为52.82%,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629.46百万股[6] 2024年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7亿元,同比+52%;毛利率同比+16pct至41%;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较去年亏损金额同比+4% 业绩符合预期[7] 自动驾驶业务进展 - 2024年自动驾驶业务收入同比+52%至4.7亿元,毛利率同比+16pct至37%,主要因定制化自动驾驶算法比例增加 A1000芯片在吉利、东风、比亚迪等车企量产交付;C1200获2家自主OEM定点;已发布A2000高算力芯片,正与Tier1合作开发方案,预计今年完成实车功能部署,争取获大客户定点 核心IP实现突破,九韶NPU算力效率提升50%,自研ISP图像处理功耗降低30%[7] 客户合作与布局 - 主攻新能源头部车企并延伸至燃油车头部车企 与吉利旗下亿咖通合作为吉利千里浩瀚平台提供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应用于银河系列等车型;搭载A1000的领克08EM - P、领克07EM - P等车型已规模化量产交付;获一汽新平台定点,预计今年量产;C1200合作东风,实现高速NOA的舱驾一体量产;与比亚迪保持A1000合作,有望拓展更多车型和下一代芯片方案量产 坚持全球化战略,与欧美海外车企及Tier1建立合作[7] 应用场景拓展 - 产品拓展非乘用车场景,Patronus 2.0系统落地环卫车、重卡,AEB、盲区检测功能规模化 车路云一体化于成都、天津等试点项目交付,支持L4无人驾驶与智能网联 具身应用突破,计划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发基于A2000的具身智能算法和硬件解决方案;C1200芯片与傅里叶达成合作,为其灵巧手提供算力支持 机器人相关产品有望2025年出货[7] 财务预测 - 营业总收入2024A为474.25百万元,2025E为883.02百万元,2026E为1,430.62百万元,2027E为1,919.02百万元,同比分别为51.81%、86.19%、62.02%、34.14% 归母净利润2024A为313.32百万元,2025E为 - 1,271.67百万元,2026E为 - 866.56百万元,2027E为 - 349.19百万元,同比分别为106.45%、 - 505.87%、31.86%、59.70%[1][8]
黑芝麻智能(02533):2024年业绩点评:智驾进展顺利,期待新客户、新应用场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