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指的第一试金石或是800日均线
国投证券·2025-04-06 16:3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全天候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用于判断市场整体趋势,发出看多或看空信号[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详细说明构建逻辑,但通过周期分析、均线系统等综合判断市场信号[6][13] - 模型评价:具有趋势跟踪特性,但存在滞后性,需结合其他指标辅助判断[1][8] 2. 模型名称:低吸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识别超跌后的潜在反弹机会,适用于主题指数和港股市场[2][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周期分析信号(如回调幅度、均线支撑)触发“低吸信号”,例如对恒生科技指数和机器人主题指数的机会提示[16] - 模型评价:擅长捕捉短期超跌反弹机会,但需结合市场环境过滤噪音[2] 3.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信号(如技术面、周期分析)动态调整行业配置[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信号类型包括“交易风险”(如顶分型、均线下穿)和“潜在机会”(如周期分析低吸信号) - 示例信号逻辑: - 顶分型减仓点:短期均线向下拐头+其他确认信号[16] - 低吸信号:回调后满足周期分析支撑条件[16] 4. 因子名称:800日均线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作为美股调整的关键支撑位,反映库存周期级别的市场心理[1][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过去80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值: MA800=1800i=1800ClosetiMA_{800} = \frac{1}{800}\sum_{i=1}^{800} Close_{t-i} - 价格触及MA800时触发支撑预期[1] - 因子评价:历史有效性较强,但需结合宏观环境判断突破风险[1] --- 模型的回测效果 (注:原文未提供具体回测指标值,故本部分省略)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800日均线因子: - 历史支撑有效性:过去10年(除2020年疫情外)美股调整均在800日均线处初步止跌[1][7] --- 其他说明 - 缠论分析模型:提及但未描述构建细节[14] - 周期分析模型:用于生成行业轮动信号,如机器人指数的“低吸信号”[16] 以上总结严格基于原文披露内容,未涉及风险提示等非核心信息[3][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