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共振重点方向,可控核聚变产业化进程加速
中泰证券·2025-04-06 21:25
行业前景 - 可控核聚变燃料丰富、能量密度大、安全环保,是未来理想能源,可改变能源格局[4][10] - 全球能源安全需求凸显、电力需求攀升,核能受关注,可控核聚变优势显著[4][10] 技术进展 - 2025年1月“EAST”实现1亿摄氏度超千秒稳定运行,3月“HL - 3”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4][18] - 美国Helion公司预计2028年实现商业发电,超半数公司预期2035年前并网发电,较此前2050年大幅提前[4][24] 技术路线 - 主流技术路线为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托卡马克是产业化重点方向,磁体占ITER总成本约28%[4][30][31][42] - 聚变 - 裂变混合堆物理成熟度高,有望在纯聚变堆商业化前率先落地,兼具裂变堆和聚变堆优势[4][62][63] 市场格局 - 全球加大投入,2024年融资规模达71亿美元,中美是投资主导力量,中国由科研院所和国资牵头,美国由私企主导[71] - 全球磁约束可控核聚变商业堆设备未来市场空间约2.3万亿元[55] 相关标的 - 建议关注高温超导磁体(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精达股份)、ITER配套等相关标的(国光电气、安泰科技、合锻智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