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投择券专题:“自审自发”后,专项债给了谁?
民生证券·2025-04-07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聚焦开年以来发行的新增专项债,探讨“自审自发”后不同省份间的差异,从城投承接专项债角度分析其特征,包括发行情况、承接主体、融资替代性及存量债表现等[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专项债的发行情况如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新增专项债发行9602亿元,进度达22%,规模和进度高于2024年,但较2022、2023年偏慢;已发行8430亿元普通专项债和1172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10][11] - 2025年专项债重点投向城乡建设、交通建设,土储专项债今年重启[15] 2025,哪些城投承接了专项债 - 截至2025年3月21日,2019年以来2513个发债城投平台承接专项债项目,2025年有587个,新增承接主体少[19] - 承接专项债城投以区县级和地级市为主,AA+和AA主体占比大[23] - 自审自发省份承接专项债的发债城投平台多,非自审自发省份中部分省份承接平台也较多;2019 - 2025年,山东、浙江、四川承接平台数量居前列,2025年江苏进度偏慢[22] - 地级市城投平台拿到专项债规模最高,区县级、直辖市平台次之;AA城投获专项债资金规模占比小于AAA城投;财力弱的区县城投,专项债资金重要性更高[28][29][31] - 自审自发省份拿到的专项债资金规模整体大于非自审自发省份;上海承接资金规模占比最高,陕西、甘肃非自审自发省份中占比超10%[35][36] - 2025年拿到专项债规模前20主体主要是地市级和省级平台,以地铁、交通项目为主[38] - 首次承接的发债城投数量逐年减少,以存量为主;2024年专项债资金占总投资额比重约6%,2025年约4%;2025年直辖市/直辖市区城投拿到专项债规模占比增长幅度大,AAA评级城投平台占比连续三年提升,AA评级城投占比下滑[41][44][45] 承接专项债是否有融资替代性 - 2023年以前,拿到专项债的城投净融资高于未拿到的,2024年开始拿到专项债的城投净融资下滑,2025年延续该趋势,专项债对城投融资有一定融资替代性[50] - “自审自发”省份近两年净融资下滑,拿到专项债的城投净融资弱于未拿到的;非“自审自发”省份2025年大部分拿到专项债的城投净融资更好[54] - “自审自发”省份2024年城投有息债务增速下降,拿到专项债的增速大部分低于未拿到的;非“自审自发”省份部分省份有息债务增速仍有提升[55] 承接专项债的城投,其存量债表现如何 - 1355家有存量债的城投今年参与承接专项债,存量债规模8.7万亿,约95%估值低于3%;信用利差在50bp以内、50 - 100bp、100 - 200bp和200 - 300bp的占比分别为22%、64%、13%和1%[57] - 筛选出2025年承接专项债、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信用利差在150BP以上的公募债供参考[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