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行业:美国关税政策未包含药品,继续看好创新药及消费复苏相关赛道
平安证券·2025-04-08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政策对药品板块影响较小,持续看好创新药及消费复苏相关赛道,创新药板块上涨明显,提供了优质个股选股思路 [4] -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四条投资主线 [5] 各部分总结 行业观点 - 4月2日美国颁布对等关税新行政命令,4月5日起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从价关税,对部分贸易伙伴实行特定税率加征更高关税,中国被加征34%从价关税,绝大部分药品和部分原料药在豁免清单,医疗器械未在豁免清单 [4] - 医药板块中药品、原料药等受关税影响较小,内需相关板块不受影响,持续看好创新药及内需消费复苏相关赛道 [4] - 近期港股生物科技及A股创新药表现强劲,选股思路包括公司基本面稳健或利空出尽、在研管线有潜力单品、在手现金充沛、估值相对低位有边际变化 [4] 投资策略 - “创新”主线建议关注百济神州、东诚药业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 [5] - “出海”主线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等掘金海外市场的企业 [5] - “设备更新”主线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受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企业 [5] - “消费复苏”主线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等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企业 [5] 重点关注公司 诺诚健华 - U - 2024年整体收入10.09亿元,核心品种奥布替尼销售额达10亿量级,同比增长49%,毛利率达86.3%(同比增长3.7pct),销售/研发/管理费用分别为4.2/8.1/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5%/7.6%/-8.5%,亏损大幅缩窄至4.5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6.5亿元),现金结余77.6亿元 [6] - 血液瘤管线多个项目有进展,如奥布替尼国内1L CLL/SLL预计2025年内获批一线适应症等 [7] - 自免管线多个项目有进展,如奥布替尼在美治疗PPMS临床3期等 [7] - 实体瘤管线多个项目有进展,如ICP - 723即将提交成人及青少年NTRK基因融合阳性NDA等 [8] 三生制药 - 基本面稳健,核心产品特比澳24年国谈续约未降价,TPO维持20% + 增速 [9] - PD - 1/VEGF双抗数据亮眼,有BIC潜力 [9] - 在手现金充沛,持续licence - in新品种,2024年4款产品申报NDA,2025 - 2027年预计13款产品陆续获批上市 [9] 一品红 - 2024年以来多款产品为国内首仿,预计2025年贡献重要增量 [9] - 创新产品AR882治疗痛风适应症临床数据显示明显安全性,有BIC潜力 [9] - AR882是美国临床进展最快的URAT1抑制剂,获FDA快速通道资格,海外BD及后续商业化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9] 甘李药业 - 国内胰岛素续约后量价齐升,基本盘增长稳健 [9] - 管线GLP - 1药物GZR18减重效果优异,有BIC潜力,GZR4为国产进度最快长效胰岛素制剂,竞争格局良好 [9] - 胰岛素出海国内进度最快,欧美市场和新兴市场均有布局 [9] 东诚药业 - 国内核药商业化进入兑现期,国产产品有钇90微球等,进口产品Pluvicto及其诊断核药有望今年获批,AD诊断药有望放量 [10] - 研发进展顺利,新型靶点FAP治疗药美国1期在数据整理阶段,有望25年读出数据 [10] - 肝素原料药价格企稳,新产品上市,25年业绩有望触底反弹 [10] 远大医药 - 核药核心品种钇90迅速放量,24年5.9亿港币,同比增长178% [10] - 核药研发顺利,3款产品处于临床3期阶段,梯队合理 [10] - 自研核药有望推进到临床阶段,出海提升估值天花板 [10] 千红药业 - 受肝素原料药毛利率提升利好影响,利润端有望快速增长 [10] - 布局多个适应症的创新药在研管线,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10] 中国生物制药 - 收入端快速增长,创新产品占比提升,利润端有望加速增长 [11] - 肿瘤筑基,四大核心创新业务板块齐头并进,JAK/ROCK双抗、PDE3/4创新产品前景广阔 [11] - 化学仿制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生物类似药集采影响可控 [11] 科兴制药 - 国内业务稳健 [11] - 出海业务节奏符合预期,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11] - 差异化布局创新药在研管线,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11] 健民集团 - 24年营销体系改革影响短期业绩,工业业务25年有望改善,主要品种渠道库存降至合理水平,部分产品终端纯销增长 [11] - 健民大鹏24年净利润增速达22%,体培牛黄业务未来有望较快增长 [11] 佐力药业 - 24年及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24年收入同比增长33%,净利润同比增长32%,25年Q1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24.99% - 32.71% [12] - 乌灵胶囊集采以价换量,24年销量同比增长23%,25年有望持续增长,百令胶囊及百令片集采后有望放量 [12] - 25 - 27年股权激励目标清晰,以24年为基数,净利润增长分别不低于30%/66%/110% [12] 药明合联 - 偶联药物CRDMO的全球头部企业,提供一站式研究、开发与生产服务能力 [14] - 偶联药物行业处于局部蓝海,公司早期发现端项目多,生产端规模将迅速膨胀,新加坡基地将扩大产能,减少地缘政治影响 [14] 药明生物 - 全球领先的生物大分子CDMO企业,技术能力与执行力获广泛认可 [15] - 海外工厂渐入佳境,PPQ项目累积数量提升,证明“D”端项目向“M”端延伸可行性及公司品牌、技术黏性,2025年有望重回发展快车道 [15] 开立医疗 - 2024年受整体设备招投标下降影响业绩承压,归母净利润下滑超过50%,持续战略投入为未来增长助力,预计有部分资产和信用减持风险一次性出清 [17] - 25年Q1所处赛道招投标恢复明显,1月份整体招投标金额增长超过100%,市场份额提升 [18] - 2024年末渠道库存相对较高但较克制,25Q1招投标恢复有望率先出清库存,新产品2025年有望提供增量 [18] 爱尔眼科 - 眼科诊疗需求持续增长,国家政策利好民营专科医院发展,屈光手术渗透率低有提升空间,视光领域市场渗透率有望提高,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潜力大 [21] - 宏观经济政策助力消费力修复,屈光业务升级术式占比和客单价有望提升,视光业务角塑镜使用占比和客单价有望提升,布局成人视光项目 [21] - 体外医院储备丰富,陆续进入盈亏平衡期后并入上市公司增厚业绩,海外扩张积极推进,打开业绩天花板 [21] 行业要闻荟萃 - 4月3日美国对贸易伙伴执行“对等关税”,中国被加征34%从价关税,绝大部分药品和部分原料药在豁免清单,医疗器械未在豁免清单 [23][27] - 3月31日大冢制药提交Sibeprenlimab用于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IgAN是自身免疫性慢性肾脏病,目前全球仅两款药物获批治疗,Sibeprenlimab是首款提交上市申请的APRIL靶向药物 [23][28] - 3月31日优时比(UCB)递交的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得批准,该药是靶向人类胎儿Fc受体(FcRn)的单克隆抗体,此前已在多地获批治疗全身性重症肌无力成人患者,本次在中国获批治疗重症肌无力(gMG) [23][30] - 4月2日诺华的口服产品盐酸伊普可泮胶囊(飞赫达)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C3肾小球病(C3G)以降低蛋白尿,是首款且唯一选择性靶向C3G病因的药物 [23][31] 行情回顾 -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1.20%,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37%,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3位 [24][33] - 上周H股医药板块上涨1.32%,同期恒生综指下跌2.19%,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5位 [24][46] 涨跌幅数据 - 医药子行业中6个板块上涨,2个板块下跌,化学制剂涨幅3.92%是本周子行业涨幅第一名 [39] - 截止2025年4月3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7.21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对于全部A股(剔除金融)的估值溢价率为29.88% [39] - 上周医药生物A股标的中,涨幅TOP3为多瑞医药(+56.32%)、伟思医疗(+31.80%)、哈三联(+31.15%),跌幅TOP3为东方生物(-11.15%)、*ST东洋(-9.25%)、能特科技(-9.09%) [43] - 截止2025年4月3日,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为16.82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对于全部H股的估值溢价率为59.58%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