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重点支持创新药械发展,通过资金扶持、优化审评审批时限等为创新药械提供“研发 - 审批 - 支付”全链条支持,鼓励创新,加速国产替代 [7] - 建议关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干细胞等领域具备差异化创新、商业化能力及全球化潜力的创新药企,有国产替代红利的医疗设备领域,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应用方向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7日,北京市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 [1]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要点 - 提升效能: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建设全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2025年新获批创新药械数量不少于15个;推动全国首个疫苗检验中心投入,压缩检验时限 [2] - 扩大创新药械流通:继续进口药械“一次批复,多次通关”,不再实施进出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 [2] - 推动创新药械可及性提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直接纳入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绿色通道快速挂网;干细胞等创新药专家共识不少于5个;鼓励创新药获批后1个月内快速挂网;打造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技术迭代和应用;推动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创新药、集采药品费用 [2] - 推动人工智能 + 医药 [2] - 鼓励医药投融资,2025年重点储备不少于10家本市拟上市医药公司 [2] 《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要点 创新药 - 围绕多种疾病提高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3] - 实施一批合成生物核心技术 [3] - 打通创新转化链条,构建成果转化“深圳模式” [3] - 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相关重大公共服务平台 [3] 创新器械 - 对通过国家、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首次获批上市的二、三类医疗器械加大支持力度;对研发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创新宠物医疗器械,按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20%予以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支持不超过500万元 [3] - 支持开展原创性探索性前沿技术开发,逐步实现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试剂产业高端化发展 [3] 创新药械 - 推荐更多罕见病用药等创新药械列入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重点项目清单,实施“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研审联动”服务;推动初创企业“借船出海”;鼓励重点企业海外拓展 [7]
医药生物行业快评报告:北京、深圳相继发布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措施,关注差异化创新等
万联证券·2025-04-08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