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方华创(002371):25Q1收入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平台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1][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收入利润同比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维持高位,在国内自主可控预期强化背景下,工艺覆盖度持续提升,平台化优势进一步凸显,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534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533百万股,总市值230.1十亿元,流通市值229.9十亿元,每股净资产54.4,ROE(TTM)为18.9,资产负债率52.9%,主要股东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33.42% [3]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6%、30%、45%,相对表现分别为3%、41%、45%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2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6.88亿元、220.79亿元、298.38亿元、392.20亿元、484.56亿元,同比增长52%、50%、35%、31%、24%;营业利润分别为28.67亿元、44.48亿元、66.99亿元、89.99亿元、114.20亿元,同比增长132%、55%、51%、34%、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3亿元、38.99亿元、56.22亿元、75.47亿元、95.73亿元,同比增长118%、66%、44%、34%、27%;每股收益分别为4.41元、7.30元、10.53元、14.14元、17.93元;PE分别为97.8、59.0、40.9、30.5、24.0;PB分别为11.7、9.4、7.7、6.2、5.0 [2] 25Q1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预计收入298.4亿元,同比+35.1%;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44.2%;扣非净利润55.7亿元,同比+55.5%;25Q1预计收入73.4 - 89.8亿元,同比+23.4% - 50.9%/环比-22.6% - -5.3%;归母净利润14.2 - 17.4亿元,同比+24.7% - 52.8%/环比+22.6% - 50.2%;扣非净利润14 - 17亿元,同比+29% - 58.6%/环比+7.4% - 32%;25Q1扣非净利率约19%,同比+1pct/环比+5pcts [6] 公司平台化布局 - 电子工艺装备在半导体前道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工艺覆盖度持续提升,推出首款离子注入设备Sirius MC 313和首款12英寸电镀设备Ausip T830;2024年12月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参与设立北京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投资并购二期基金;2025年3月拟受让芯源微9.49%股份并争取控制权 [6] 行业背景 - 美国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在沉积/刻蚀等环节全球领先,中国大陆对美国PVD、热处理/氧化扩散等设备进口依赖程度较高,2024年进口设备中美国设备占比PVD为14%、热处理/氧化扩散为28.3%、离子注入为78.8%、光学检测为37.3%,未来关税增加或提升进口成本,美国出口管制为国产替代带来机遇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2 - 2026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11.17亿元、382.26亿元、480.96亿元、621.15亿元、783.04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14.34亿元、153.99亿元、153.14亿元、152.59亿元、152.2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425.51亿元、536.25亿元、634.10亿元、773.74亿元、935.32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57.70亿元、190.83亿元、229.36亿元、293.18亿元、357.95亿元;长期负债分别为67.97亿元、97.17亿元、97.17亿元、97.17亿元、97.17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25.67亿元、288.00亿元、326.52亿元、390.35亿元、455.1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97.46亿元、243.67亿元、298.77亿元、368.91亿元、458.51亿元 [7]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28亿元、23.65亿元、39.00亿元、53.53亿元、76.4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23亿元、-20.58亿元、-6.97亿元、-8.53亿元、-9.5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3.45亿元、16.47亿元、-0.65亿元、-4.23亿元、-5.03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11.94亿元、19.54亿元、31.38亿元、40.77亿元、61.92亿元 [7] 利润表 - 2022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6.88亿元、220.79亿元、298.38亿元、392.20亿元、484.56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82.50亿元、130.05亿元、159.63亿元、207.87亿元、256.82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28.67亿元、44.48亿元、66.99亿元、89.99亿元、114.20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28.54亿元、44.66亿元、67.17亿元、90.17亿元、114.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53亿元、38.99亿元、56.22亿元、75.47亿元、95.73亿元 [8] 主要财务比率 年成长率 - 2022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2%、50%、35%、31%、2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2%、55%、51%、34%、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8%、66%、44%、34%、27% [9] 获利能力 - 2022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43.8%、41.1%、46.5%、47.0%、47.0%;净利率分别为16.0%、17.7%、18.8%、19.2%、19.8%;ROE分别为12.8%、17.7%、20.7%、22.6%、23.1%;ROIC分别为12.0%、14.6%、17.6%、19.8%、20.8% [9] 偿债能力 - 2022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0%、53.7%、51.5%、50.4%、48.7%;净负债比率分别为9.4%、11.0%、9.2%、7.5%、6.2%;流动比率分别为2.0、2.0、2.1、2.1、2.2;速动比率分别为1.1、1.1、1.2、1.2、1.3 [9] 营运能力 - 2022 - 202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0.5、0.5、0.6、0.6;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8、0.9、0.8、0.9、0.8;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9、4.9、5.4、5.3、5.2;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7、1.9、1.8、1.9、1.8 [9] 每股资料 - 2022 - 2026年EPS分别为4.41元、7.30元、10.53元、14.14元、17.93元;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1.36元、4.43元、7.30元、10.03元、14.33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36.98元、45.64元、55.96元、69.10元、85.88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44元、0.77元、1.00元、1.15元、1.20元 [9] 估值比率 - 2022 - 2026年PE分别为97.8、59.0、40.9、30.5、24.0;PB分别为11.7、9.4、7.7、6.2、5.0;EV/EBITDA分别为80.2、51.6、30.9、23.9、19.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