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略深度报告:AI产业迈入成长期,坚定中国AI产业发展信心
财信证券·2025-04-09 17:27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开启,将从主题投资向成长投资过渡,显著提升全球经济增长潜力 [4] - 中长期坚定中国AI产业发展信心,预计国产AI产业链业绩2025年中报开始释放,未来将诞生本土AI科技巨头 [4] - 短期科技板块交易拥挤、波动或加剧,中长期建议把握AI产业机遇,关注硬件、应用端、科技巨头崛起机会 [4] 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开启,将显著提升全球经济增长潜力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将显著提升全球经济增长潜力 - 技术变革驱动工业革命后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工业革命后GDP年均复合增速大幅提升 [10] - 工业革命前经济增长主要由人口增长贡献,工业革命后生产效率成为核心驱动力 [11][15] - 第四次科技革命或将以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突破为标志,人工智能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9] - 人工智能将疏通数据到知识及技能转化环节,提升“数字资产”经济价值,预计到2026年为全球企业2000强增加超40%总收入 [20][21] - 全球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本密集型企业回报率高,预计2023 - 2028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5.4% [22] 攻克性能及成本瓶颈,人工智能即将步入成长期 - 人工智能发展历经起伏,2006年后生成式AI和决策式AI取得突破 [23] - 人工智能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部分领域经历“期望膨胀期” [30] -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逐步拓展,性能上或已通过图灵测试,具备替代人工可能性;成本上大模型是降低应用成本的有效途径 [32][33][34] 大模型的泛化迁移能力强,将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广泛应用 - AI大模型本质是数据权重分析及计算,性能与规模呈幂律变化规律,达到一定规模会出现“涌现能力” [35][38][41] - AI大模型在特定行业的渗透取决于技术和商业维度,预计在娱乐、游戏、电商等领域率先应用 [42][45][46] - 2023年互联网、金融、医疗领域AI年增长率领先,未来五年运营商、汽车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43%和46% [49] 中国AI大模型正处于发展快通道 - 2024年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超1000个,应用市场规模达157亿元,预计2022 - 2027年复合增速148% [50]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市场规模约130亿元,同比增长140%,硬件是成本最大组成部分 [53] 本章小结:人工智能突破在即,将进入高速成长期 - 第四次科技革命或标志为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突破,人工智能将提升全球经济增长潜力 [56] - 人工智能将从主题投资向成长投资过渡,进入戴维斯双击阶段,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展 [56][60] - 大模型将加速人工智能行业渗透,中国大模型市场增长快,AI应用将按顺序在不同行业渗透 [60] 短期波动难以避免,中长期坚定中国AI产业的发展信心 行情概况:科技股长期趋势向好,但短期拥挤度过高 - 此前中国科技股走势落后、估值低估,近期中美AI技术差距快速缩小,A股演绎科技成长风格 [61][66][70] - 人工智能驱动本轮A股行情,恒生科技、科创50等指数率先突破,体现“科技属性特征” [74][75] - 短期TMT板块交易拥挤度偏高,可能加剧科技股波动风险,但中长期产业发展为走势奠定基础 [78] - 板块挤压效应明显,3 - 4月财报季人工智能与传统板块可能存在估值再平衡压力 [83] 投资节奏:主线行情通常经历三阶段,目前AI行情仍由估值驱动 - 主线行情通常经历拔估值、提业绩、塑逻辑三阶段,新能源车和白酒行情均呈现此规律 [88] - 目前中国科技股处于拔估值阶段,924行情后迎来价值重估,本轮行情“拔估值”特点突出 [100][104] 资本开支:中国科技巨头或开启“AI军备竞赛”,TMT板块业绩释放可期 - 科技产业资本开支高峰期与投资高峰期对应,早期资本开支与股价上行对应,后期市场会提前预期产能过剩风险 [106] - 上一轮移动互联网革命中,TMT指数资本支出力度增加,指数先涨后随市场预期回落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