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A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进入全面注册制下的提质扩容阶段,政策演变呈“松绑—扩张—规范—提质”螺旋上升路径,2024年完成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数有变化,且在企业类型、板块、激励工具、行业等方面有分布特点;股权激励对企业市值短期和中长期均有提振作用,不同市值、激励工具、行业的影响有差异 [1][2] 各部分总结 市值管理新阶段,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政策持续完善 - A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政策历史沿革呈“松绑—扩张—规范—提质”路径,股权激励历经试点探索、规范化、注册制下灵活创新阶段,员工持股从制度空白到普惠性激励再到政策松绑 [1][10] -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授予员工股票或期权绑定利益的机制,形式有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员工持股计划是员工持股分享企业所有权和利润的机制,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等;激励工具选择可根据企业发展阶段、行业特性和特殊需求决定;股权激励流程包括草案公告 - 股东大会批准 - 授予登记 - 分期解锁,员工持股流程类似但无需交易所审核 [15][16][20] A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现状 - 在注册制和“新国九条”推动下,A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进入“提质扩容”阶段,2024年完成股权激励计划企业数649家,员工持股计划企业数量逆势增长至229家 [22] - 民营企业是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力量,2024年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家数占全部股权激励的89.4%,员工持股计划中民营企业占比90.1%;科创板进行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占比最高,2024年科创板28.1%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 [26][31] - 限制性股票是主要激励方式,2024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A股股权激励工具的比重49.5%;完成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长板块 [31][36] 股权激励对企业市值有何影响 - 短期股权激励对股价提振明显,预案公告相较实施公告的事件效应更强,预案公告日后120日,绝对收益率均值为8.96%,相对全A超额收益率均值为7.24%;首次实施公告日后120日,绝对收益率均值为6.56%,相对全A的超额收益率均值为5.11% [2][37] - 中长期股权激励对企业市值和业绩均有提振作用,预案公告日后第1年/第2年平均绝对收益率为16.86%/26.96%,相对全A超额收益率为12.78%/20.62%;发布预案当年85.6%的企业营收正增长,72.6%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2][41] - 股权激励预案公告后,小盘股的市值增长更明显,预案公告日后120日,市值<50亿企业的超额收益率均值为9.98%,市值>500亿企业的超额收益率均值为1.96% [42] - 预案公告后,使用限制性股票、期权、员工持股的企业超额收益明显,股票增值权对市值提振效果有限,预案公告日90日后,采用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股票增值权作为激励工具的企业超额收益的均值分别为5.94%/6.69%/6.59%/5.12%/2.99% [46] - 行业维度,部分高成长行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对股价提振作用更显著,传统行业效果相对较弱,预案公告日后120日,电力设备、商贸零售、有色金属行业的平均超额收益大于10%,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的超额收益仅不足3% [3][49]
市值管理专题研究5: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如何赋能企业市值管理
源达信息·2025-04-09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