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面临外部扰动不确定性放大,年内财政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聚焦财政工具梳理,探讨可能加速推进的政策及财政扩张空间[1][9] 各目录总结 存量政策有望加速推进 - 政府债发行进度:今年安排发行 13.86 万亿政府债,截至 4 月 13 日发行进度 30.8%,置换债进度 72.5%较快,稳增长债券进度 23.8%偏慢;关注“自审自发”地区新增专项债发行加速可能,其发行堵点少且当前进度快于其他地区;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超长期一般国债 5 月起发行暂停或为其“让位”,1000 亿“两重”领域已有项目清单或前置发行,用于支持消费额度更多、项目约束更少,若关税压力下稳增长必要性抬升可加速发行[2][9][11] - 广义财政支出进度:2025 年 1 - 2 月广义财政支出进度基本符合季节性,支出大于收入 6217 亿,同期国债 + 新增地方债供给 1.69 万亿,财政支出仍有加速空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仍有 1.57 万亿未下达,未来可作为政策储备加速下达和使用[3][20][21] 增量政策或如何发力 赤字还需要进一步扩张吗 - 测算 2025 年有望实现的广义财政支出:预算数 42.2 万亿,较 2024 年增长约 3.6 万亿,但考虑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度偏低,实际增量或低于此,假设按 2023 - 2024 年完成比例均值估算,规模可能在 40.2 万亿[26] - 进一步测算具有明确经济乘数效应的广义财政支出:扣除专项债中用于化债部分、国有大行补充资本金等支出后,约为 38.9 万亿[29] - 测算广义赤字规模:假设 2025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 - 5%,对应广义财政收入 27.9 万亿,用于经济扩张的广义赤字规模在 11.0 万亿附近,较 2024 年增量约 1.5 万亿;考虑外部关税政策扰动,若有必要财政或进一步加码对冲[34][35] 增量财政政策可能落地的形式 - 若国债按当前较快速率发行,2025 年国债净融资接近 8 万亿,超原有全年 6.66 万亿安排,具备 1.3 万亿增量空间,运用方式包括提高财政赤字(需人大常委会审批上调国债限额)、增发特别国债(需人大常委会审批上调国债限额)、运用国债结存限额(截至 2024 年末 6300 亿,无需人大常委会调整限额)[39][40] - 地方债可使用结存限额扩张政策空间,截至 2024 年末地方专项债(剔除置换债额度)仍有结存限额 6800 亿,程序上无需人大常委会调整限额,但需中央批准[45]
外部扰动下,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怎么看?
华创证券·2025-04-11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