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短期承压,国外业务稳步发展但国内招采活动减少致收入下滑,设备集采影响毛利率,不过新品放量和招采回暖有望提振盈利能力 [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yoy - 5.02%),归母净利润1.42亿元(yoy - 68.67%),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yoy - 75.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yoy - 37.35%);2024Q4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yoy - 5.63%),归母净利润0.33亿元(yoy - 75.03%) [1] 点评 - 国外业务得益于营销网络拓展和新产品推广,收入9.70亿元(yoy + 3.27%);国内受医疗整顿政策和设备更新迭代影响,收入10.44亿元(yoy - 11.62%);彩超业务收入11.83亿元(yoy - 3.26%),占总营收58.75%;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业务收入7.95亿元(yoy - 6.44%),占比39.50%;随着国内招采恢复和高端产品放量,业务有望回归增长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63.78%(yoy - 5.63pp),原因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和国内收入占比下降、集采致价格承压;销售费用率上升5.42pp至28.45%,管理费用率6.81%(yoy + 0.76pp),研发费用率23.48%(yoy + 5.36pp);未来高端产品发力有望提升业绩和盈利能力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8、28.93、34.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19.7%、20.4%,归母净利润为4.23、5.47、7.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2%、29.3%、30.4%,对应2025年4月11日收盘价,PE分别为31、24、19倍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20|2,014|2,418|2,893|3,482| |增长率YoY %|20.3%|-5.0%|20.0%|19.7%|20.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54|142|423|547|714| |增长率YoY%|22.9%|-68.7%|197.2%|29.3%|30.4%| |毛利率%|67.7%|63.8%|65.7%|66.2%|66.8%| |净资产收益率ROE%|14.4%|4.6%|12.4%|14.5%|16.7%| |EPS(摊薄)(元)|1.05|0.33|0.98|1.26|1.65| |市盈率P/E(倍)|29.24|93.32|31.40|24.29|18.62| |市净率P/B(倍)|4.22|4.28|3.90|3.51|3.10| [3] 财务报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数据 [4] - 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项目数据 [4]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及现金流净增加额等数据 [4]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负责医疗器械等领域研究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覆盖中药等领域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主要覆盖创新药 [5]
开立医疗(300633):业绩短期承压,新品放量+招采回暖有望提振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