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精选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推荐事件(盈利预测上调、首次关注、研报标题超预期)构建股票池,再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筛选选出超预期股票[14][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事件筛选:选取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测、首次覆盖或标题含“超预期”的股票 2. 基本面筛选:过去6个月买入/增持评级研报≥5份,且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港股前20%[22] 3. 技术面筛选: - 价格路径平滑性:计算股价位移路程比(位移/累计涨跌幅)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250日新高距离的均值 - 趋势延续性:过去5日250日新高距离的均值,综合排序取前50只[22] - 模型评价: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共振,长期超额收益显著 2. 模型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从创250日新高的股票中筛选具备持续动量效应的个股[19][2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样本池:全港股(剔除上市<15个月的股票) 2. 筛选条件: - 分析师关注度:过去6个月买入/增持研报≥5份 - 股价强度:过去250日涨跌幅前20% - 价格平稳性: (Closet为最新收盘价,ts_max为过去250日最高价) - 创新高连续性:过去120日新高距离的均值与波动率综合打分[21][22]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价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用于捕捉动量效应[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值为0表示创历史新高,正值表示回落幅度[21] 2. 因子名称:股价位移路程比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位移与累计涨跌幅的比值衡量价格路径平滑性[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3. 因子名称:分析师关注度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场对股票的关注强度[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统计过去6个月买入/增持评级的研报数量(≥5份)[22]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港股精选组合(2010-2024全样本): - 年化收益:17.02% - 超额收益(vs恒生指数):17.60% - IR:1.19 - 最大回撤:23.73%[18] 2. 平稳创新高模型(2025年示例): - 消费板块入选股票数量:10只(占比最高) - 大金融/医药/制造板块分别入选:8/6/5只[21][2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 - 创新高股票(距离=0)平均未来20日收益:+9.3%(示例:安徽皖通高速公路)[27] 2. 分析师关注度: - 高关注度股票(研报≥5份)平均超额收益:较基准高3-5%[22] --- 注:所有公式与指标均严格引用自原文数据[14][15][18][19][21][22][27]
港股投资周报: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10.84%,相对恒生指数超额6.58%-20250412
国信证券·2025-04-12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