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资产配置热点聚焦系列之二十八:98历史上美股熊市规律及大类资产复盘
申万宏源证券·2025-04-13 18:15

报告核心观点 - 复盘历史上美股熊市调整特征、见底信号及大类资产走势,为当前美股市场走势提供经验借鉴,本轮美股更多是对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担忧,基本面风险未真正出清,建议保持耐心,短期关税谈判不确定性落地或助风险偏好不再恶化,长期美股股权风险溢价难回乐观情形,全球资金再平衡是重要线索 [2][3][19] 历史上美股熊市规律以及大类资产复盘 美股下跌幅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 - 下跌幅度取决于估值和基本面偏离程度,偏离越大下跌幅度越大;调整时间取决于美国政府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对,应对及时、对冲力度大,市场调整持续时间越短;衰退情形下美股熊市见底信号与核心压力缓解有关,如金融危机房价见底、大萧条通胀见底、1980年通胀见顶 [3][8] 不同基本面情况的美股熊市表现 - 基本面无忧,意外冲击:指数短期调整幅度约30%,调整时间在1个季度内,美联储及时降息后市场快速调整。如1987年“黑色星期一”美股当天跌20.5%,此前已跌15%,估值从99%分位数回调至67%分位数,美联储隔天紧急降息50bp,港股跌幅更大,日股相对抗跌,美债利率涨,黄金小涨,美元走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致美股一个月跌34%,估值从87%分位数降至43%分位数,经历两次股指熔断,3月23日美联储释放无限流动性后企稳,欧日股市跌幅与美股相当,A股相对抗跌,美债大涨,黄金小跌,美元走强 [3][9] - 基本面面临滞胀/衰退风险:美股调整幅度超30%,调整时间一年半以上,先杀估值后杀盈利。如1973年因油价暴涨和美联储加息,美股调整21个月,幅度-48%;1980年联储超预期紧缩,美股盈利估值双杀;2007年金融危机,美股下跌一年半,跌幅57%,美联储利率降至0,房价指数与股价同步企稳;1929年一战后美国供给过剩引发通缩循环,美股调整幅度-86%,1932年H1通缩幅度未继续下行,美股见底企稳。两轮危机中欧洲和港股跌幅与美股相当,日股跌幅小于美股,美债在1973年和1980年大幅下跌,美元和黄金表现相反 [3][10] - 基本面放缓但衰退风险可控:调整幅度20%-30%,调整时间1个季度-3个季度,美联储转向速度决定调整时间。如2018年美国经济类滞胀预期发酵叠加美联储加息尾声,美股一个季度跌20%,从杀估值到盈利估值双杀,估值从71%分位数下跌至36%分位数,中欧日股市提前调整,美股下跌时相对抗跌,美债黄金小幅上涨,美元走强;2022年美国通胀加速上行,美联储加息节奏提速,美股估值从91%分位数下跌至32%,先杀估值后盈利估值双杀,中欧股市与美股跌幅相当,日股相对抗跌,美债和黄金下跌,美元上涨,美股见底信号是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叠加全球经济预期修复,估值率先企稳 [3][12] 美股熊市流动性冲击 - 经济面临衰退压力时,市场面临跨资产流动性冲击,风险和避险资产普跌,如2020年黄金和美债在美股连续熔断期间维持两周下跌;衰退压力可控时,流动性风险集中于全球股市之间,以波动率快速抬升为特征 [3][18] 对本轮美股的建议 - 本轮美股交易更多是对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担忧,基本面风险未真正出清,建议保持耐心。短期美国和非美关税谈判不确定性落地或助美股风险偏好不再恶化,系统性回升需特朗普国内约束明确信号。4月下旬一季报有盈利调整微观线索,5月后经济“滞”或“胀”方向明确,市场更可能获美联储鸽派信号。长期特朗普任期内美股股权风险溢价难回乐观情形,全球资金再平衡是重要线索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