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贸易摩擦和关税政策对中国电子制造业影响复杂,美国海关最新豁免名单缓解市场情绪,但未来政策仍具不确定性,行业基本面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短期难改变,全球消费电子制造格局难完全迁移至美国 [3][4] - 中国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环节有国产替代机遇,模拟芯片领域受益大,关税反制或促进国产厂商利润率修复,中国芯片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或上升,但会加速自主可控进度 [3][5] - 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获关税豁免,缓解市场情绪,中国大陆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地位重要,短期内不可替代,关税波动大概率由苹果传导给消费者,AI 终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不受关税阶段性变化影响 [3][11][16] - 通信设备行业受冲击较小,光模块板块受影响大,中国光模块厂商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应对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国内 AI 基建需求增长为头部光模块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22][23][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半导体行业 - 中国半导体设计企业对美销售敞口小,晶圆代工出口比例低,封测出口比例高,头部厂商已多元化布局,关税反制加速国产化 [3][5] - 模拟芯片领域受益大,国内厂商在消费和工业料号上有替代能力,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国际厂商降价影响国产企业利润,关税反制或促进利润率修复 [3][5][6] - 2024 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总额 496 亿美元,美国占 13%(63 亿美元),日本占 30%(147 亿美元),荷兰占 20%(98 亿美元) [7] - 中美对等关税下,中国芯片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或上升,有替代产品时采购金额下降,将加速自主可控进度 [8][9] - 2024 年中国封测代工总产值占全球 35%-40%,晶圆代工产值占全球 10%-15%,长电科技和通富微电给美国企业带动收入超 50%,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占比较低 [10] 消费电子行业 - 美国最新政策使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获全球豁免,仅征 20%技术关税,缓解市场情绪,对 iPhone Pro 和 Pro Max 需求有利,耳机、AR 眼镜和 VR 头盔影响不大 [11] - 美国本土化生产消费电子产品不具备规模和成本优势,中下游模组组装回流北美不现实 [12][13] - 中国大陆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地位重要,苹果对其依赖性强,关税波动大概率由苹果传导给消费者,对行业长期创新趋势影响有限 [14][15][16] - AI 终端创新趋势推动全球消费者对新终端需求,关税阶段性变化不改变行业长期创新趋势 [16] - 大型制造商比小型厂商风险抵抗和研发投入能力强,关税增加利好头部企业,加速小厂出清 [17] - 2024 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消费电子相关产品总规模约 7875 亿元,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66%,整体敞口有限,企业已在多地布局产能 [18] - 2013 - 2023 年苹果前 200 大供应商在中国工厂地域占比下降,对等豁免减轻企业压力,大部分压力由终端品牌承担 [19] - 消费电子产业链难转移到美国,关税政策波动不改变行业经营本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变化和核心公司投资机会 [20] - 部分安卓终端厂商被错杀,市场信心回升,建议关注被错杀的安卓产业链标的和估值较低的果链公司 [21] 通信设备行业 - 通信设备行业受冲击较小,光模块板块受影响大,统一通信和物联网模组方向受新豁免政策影响小 [22] - 上一轮贸易摩擦时光模块产品出口关税有变动,新增关税大部分由下游客户承担,中国光模块厂商加速海外产能布局,增强全球竞争力 [23] - 光模块行业未来发展依赖全球布局和技术创新,中国头部光模块企业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应对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24] - 泰国子公司适用 0%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光模块企业海外拓展有吸引力,有望带来财务优势 [25] - 海外新设光模块厂平均启动周期近两年,中国厂商设厂启动周期略快于海外竞争对手,2025 年国内头部光模块企业在泰国将有充足产能 [26] - 几家在泰国设厂的中国光模块企业已具备全面生产能力,泰国工厂对北美市场需求覆盖面广 [27] - 光模块产品关税变动影响行业盈利能力,取决于新增关税能否转嫁给下游客户,最新豁免名单使新增关税大概率可完全转嫁,对核心供应商影响轻微 [28] - 关税问题对大部分现有厂家是系统性风险,不削弱中国光模块企业相对竞争力 [29] - 2024 年底到 2025 年初国内 AI 基建需求快速增长,为头部光模块企业提供服务空间,国内数通光模块市场空间预计接近 230 亿元 [30] - 推荐具有内循环属性且估值防御性强的标的,关注板块回调中估值回落至合适区间的标的,建议全球布局公司在估值安全边际位置底部加仓 [31]
中金公司 电子掘金:对等关税下的中国硬科技突围 - 全球布局+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