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芝麻智能:国产智驾芯片新星,布局机器人“大小脑”-202504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2025 年目标价 19.6 港元 [3][10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 SoC 芯片市场达千亿规模,国产芯片厂商崭露头角,2024 年 L2 及以上乘用车销量超 1200 万辆,渗透率 55.8%,预计 2028 年中国市场渗透率达 93.5%,全球达 87.9%,ADAS 普及与高算力需求共驱,SoC 市场步入千亿级增长时代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华山系列与武当系列为核心,满足智能驾驶及跨域计算需求,基于相关芯片布局机器人大小脑芯片,拓展应用场景,已与部分团队达成合作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掌握自研车规级 IP 核,提升技术灵活性、降低成本和风险,山海开发工具链具备多种特性,与多家汽车 OEM 及一级供应商合作,业务趋稳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公司:智驾芯片供应商,盈利能力逐步清晰 - 发展历程:国内领先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供应商,2016 年成立,2024 年 8 月 8 日在港上市,从华山系列芯片起步,2023 年推出武当系列芯片,提供全栈式智能驾驶能力,与众多汽车 OEM 合作 [13] - 业务结构:高算力 SoC 与跨域 SoC 双线布局,华山系列为智驾 SoC 芯片,A1000 适配 L2+/L3 级别,A2000 面向复杂场景;武当系列聚焦 L2+及跨域融合,C1236 支持 NOA,C1296 支持多域融合 [16][17][19] - 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稳定,创始人持股突出,机构投资者参与度高,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合计持股 11.73%为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管理层经验丰富 [23][24] - 财务分析:营收端,2021 - 2024 年营业收入从 0.61 亿元增至 4.74 亿元,智能驾驶业务为核心支柱;利润端,2024 年全年实现盈利,产品软件化提升毛利;费用端,研发费用率逐步下降,2024 年规模效应使费用率下降趋势明显 [27][33][36] 二、行业: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智驾芯片为产业链核心受益赛道 - 市场空间:智能驾驶市场加速渗透,2024 年 L2 及以上乘用车销量超 1200 万辆,渗透率 55.8%,预计 2028 年中国市场渗透率达 93.5%,全球达 87.9%;SoC 取代 MCU 成大势,ADAS 普及与高算力需求共驱,SoC 市场步入千亿级增长时代;人形机器人未来或将达千亿市场规模 [42][48][51] - 竞争格局:2024 年中国市场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由海外厂商主导,本土厂商正加速追赶,预计 2028 年本土厂商有望在中大算力市场崭露头角,智能驾驶 SoC 赛道存在技术、资金、客户与认证壁垒 [55][56][63] - 公司对比:地平线芯片注重软硬结合,黑芝麻智能更专注硬件,2024 年二者主要财务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扭亏为盈都依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且均维持较高研发支出 [60][61] 三、核心竞争力:生态赋能客户快速量产落地,布局机器人“大小脑” - 产品&技术:推出新一代 A2000 智驾芯片,布局机器人大小脑,拓展应用场景;掌握自研车规级 IP 核,NeuralIQ ISP 和 DynamAI NPU 展现强大性能,提升技术灵活性、降低成本和风险 [65][72][73] - 生态:黑芝麻山海开发工具链具备可扩展性、完整性、灵活性和成熟性,瀚海中间件为多域应用提供灵活支持,多种开发套件支持多场景开发 [81][84][85] - 客户:深度配套吉利千里浩瀚 H1 系统,搭载吉利银河旗舰轿车;大力发展头部优质客户,涵盖油车电车;智能驾驶业务客户稳步增长,智能影像客户优化调整 [88][91][92] 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总营业收入为 8.86/14.84/21.78 亿元,同比增长 86.8%/67.5%/46.8%,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业务收入有望上升,影像产品和解决方案业务营收预计小幅下滑,整体毛利率预计稳中有升,费用率将快速回落 [97][98][100] - 投资建议及估值:预测公司 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营收 8.86/14.84/21.78 亿元,与英伟达、Mobileye、地平线等为可比公司,受益于智驾芯片市场爆发及国产替代趋势,给予 2025 年 14 倍 PS,目标价 19.6 港元,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