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指期货市场概况
国金证券·2025-04-15 09:51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股指期货市场与卖方策略观点展开,分析上周四大期指表现、基差、跨期价差等情况,指出当前各品种基差处于低位,IH和IF基差有望回升,还汇总近一周卖方策略团队观点,给出投资共识与分歧参考[3][6]。 股指期货市场概况与主动对冲策略表现 整体表现 - 上周四大期指均下跌,中证1000期指跌幅最大为 -6.03%,上证50期指跌幅最小为 -2.40% [3][12] - 上周IF、IC、IM和IH主力合约贴水幅度均加深,均呈贴水状态 [3][12] 成交量与持仓量 - 全部合约角度,四大期指当月、下月、当季和下季合约平均成交量均上升,IH上升幅度最大为120.37%,IM上升幅度最小为69.76% [3][12] - 四大期指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合计持仓量均下降,IC下降幅度最小为 -2.99%,IH下降幅度最大为 -9.37% [3][12] 基差水平 - 截至上周五收盘,IF、IC、IM和IH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分别为 -9.34%、 -15.42%、 -17.75%和 -5.01%,贴水幅度均加深 [3][12] - 指数分红影响定价较充分,关注基差结构变化的交易情绪指引 [3][12] 跨期价差 - 截至上周四收盘,IF、IC、IM和IH新当月合约与下月合约跨期价差率分别处2019年以来77.40%、88.10%、52.70%和93.40%分位数,价差率恢复常态 [4][13] 套利空间 - 以年化收益5%计算,剩余5个交易日,IF正反套新当月合约基差率需分别达0.33%和 -0.48%;剩余22个交易日,新下月合约基差率需分别达0.77%和 -1.41%,目前IF存在反套机会 [4][13] 分红预测 - 沪深300指数、中证500、上证5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对4月主力合约点位影响小,对IF主力合约影响点位为1.31,其余为0 [4][13] 市场预期 - 分红影响趋弱和期指交易规则不变时,基差变化与投资者交易情绪相关度高 [5][14] - 上周美国关税政策对华加码,中央汇金看好资本市场,多家央企增持股票 [5][14] - 受关税影响,上周一IH和IF大幅贴水,后贴水收敛,当前各品种基差处历史低位,跨期价差为正,近月合约对冲性价比高,预期后续IH和IF基差有望回升 [5][14] 近一周卖方策略观点ChatGPT解析 观点汇总 - 汇总4月11日至14日20多家卖方策略团队报告,用大语言模型汇总投资共识与分歧 [6][53] - 7家券商认为A股短期可能见底,内需和国产替代行业占优;8家券商认为稳市措施和政策对冲预期升温,市场信心企稳 [6][54] - 行业方面,内需消费、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及稳高股息防御性板块获一致看好 [6][54] 汇总方法 - 通过构建多套提示词,让大模型完成含观点研报筛选、信息提取和观点汇总全流程 [54] 市场观点 - 共识:A股短期可能见底,内需和国产替代行业占优;稳市措施和政策对冲预期升温,市场信心企稳;增量资金注入明显,3000点底部支撑强;科技产业竞争力和政策力度是A股核心因素,长期增长潜力明确 [55] - 分歧:市场股价走势上,部分认为有望震荡缓慢上行,部分认为短期维持震荡格局;市场风险点上,部分认为中美贸易脱钩致波动,部分认为关税冲击使A股波动加剧;市场情绪上,部分关注政策动向,部分认为稳市信号支撑信心;市场长期趋势上,部分认为科技革命引领大国博弈,部分认为稳市信号促短期修复 [55] 行业观点 - 共识:内需消费行业受政策支持,现金流稳定、投资价值高;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行业受益政策扶持和技术突破,有长期发展潜力;高股息防御性板块在市场波动中具稳定性和避险价值 [55] - 分歧:科技行业具体选择上,半导体设备制造和设计环节投资机会有分歧;周期行业景气度及复苏时间节点有不同见解;消费行业细分领域,食品饮料中白酒、乳制品和调味品投资潜力有分歧 [55] 附录 股指期限套利计算 - 期现套利分正向和反向套利,正向套利是现货低估、期货高估时卖期货买现货,反向套利是现货高估、期货低估时买期货卖现货 [60] - 考虑交易成本,通过计算现金流预估套利收益,收益大于零产生套利机会 [60] - 给出正向和反向套利收益率公式,计算中股指期货单边交易费用取万分之零点二三,现货取千分之一,期货和融券保证金分别为20%和50%,融券利率年化10.6%,暂不考虑分红影响 [60] - 套利主要风险有保证金追加、基差不收敛、股利、现货跟踪误差和流动性风险 [61] 股利预估方法 - 指数成分股分红会使股指期货“额外贴水”,预测分红点位可修正基差率 [62] - 分红计划有延续性,已实施或公布预案按实际计算,未公布按EPS*预测派息率计算 [62] - EPS取值根据预测时间不同,t小于10月用上年度数据,年报EPS未披露取上年度12月31日的EPS_TTM;t大于10月,已结束分红公司取t时间的EPS_TTM [62] - 预测派息率方面,过去三年稳定派息取均值,稳定派息不足三年且盈利取上一年度派息率,过去一年未盈利等无分红预告则不分红 [65] - 稳定派息公司IF、IC、IH和IM成分股分红间隔时间均值分别为368、366、369、369天,用上年除息除权日模糊预测,根据除息日披露调整预测 [66] - 分红点位计算公式为∑每股分红 * 指数收盘价 * 成分股权重 / 成分股收盘价 = ∑预测派息率 * 指数收盘价 * 成分股权重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