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受关税利好消息反弹,当前估值有一定吸引力,但受地缘政策和企业盈利下修风险压制;美股呈震荡格局,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短期震荡偏弱;海尔智家受海外增速放缓影响,但国内“以旧换新”政策促消费支撑增长 [1][2][7] 港股市场情况 - 4月14日,港股继续反弹,恒生指数全日升503点或2.4%,收报21,417点,恒生科指全日升2.3%,收报5,015点,大市成交金额减少至2,534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减少至61.33亿港元 [1] - 港股多数板块反弹,权重金融板块领涨,生物医药及黄金相关股、消费股表现好,港交所股价大升6.9%,友邦等金融股、山东黄金等黄金股、比亚迪等汽车股、石药等医药股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1][5] - 港股及离岸中资股估值从高位显著回落,恒生指数PE回落至9.3倍,恒生科指预测PE回落至15倍历史低位附近,具有趁低买入价值,但地缘政策风险和企业盈利下修风险压制短期上行空间 [2] - 3月外资机构将港股定位为“交易性机会”,未形成系统性配置,新兴市场资金净流出,中国市场单月撤资89.5亿美元;南向资金基于估值等因素进行战略配置,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达5,812亿港元,完成去年全年规模的71.9% [3] 宏观动态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4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8.9%,环比下跌8.0%,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 [4] 行业动态 - 汽车板块3月国内乘用车销量走强,以旧换新政策作用明显,市场憧憬中欧加强贸易合作,汽车板块反弹,比亚迪等上涨 [5]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回升4.3%,美国关税对港股医药行业影响有限,石药等医药股上涨 [5]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上升,光伏港股涨幅较大,但因美国政策反复多变,建议投资者观望 [6] 美股市场情况 - 美股呈现技术修复与基本面博弈的震荡格局,标普500及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在200周均线形成强支撑,本轮跌势因规避关税风险抛售,关税战缓和易引发反弹,VIX指数回落 [8] - 美股进入一季报业绩发布期,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业绩超预期,上市公司重启回购形成托底力量,但美国经济数据指向放缓,通胀超预期回落,消费者信心低迷,增加盈利下修压力,关注标普500及纳指阻力 [8] - 策略上,谨慎做多Mag 7及金融股,做多医疗保健板块、必选消费、公用事业 [8] 美债、美元情况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逆势飙升,中美贸易战升级推升通胀预期,部分高杠杆“基差交易”抛售美债,潜在转机关注中美关税谈判缓和或对冲基金去杠杆压力释放,短期维持高位震荡 [9] - 美元指数大幅下跌至100关口略下,对等关税风险缓和,短期进一步下跌风险可控,但关税扰动不确定性仍存,特朗普政策走向是关键 [9] - 高关税压力加剧,人民币中间价上移,央行稳汇率,人民币短期震荡偏弱,关注中美贸易谈判及内部增量刺激政策 [9] 美国经济情况 - 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创2022年6月新低,中小企业乐观指数连跌五个月,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飙至40年新高6.7%,支撑美联储抗通胀优先 [10] - 3月就业和零售暂时无虞,信贷市场无系统性风险,硬数据未触发衰退警报,美联储坚持“观望等待更清晰信号”,年内降息超过两次概率偏低 [10] 海尔智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859.8亿元,同比增加9.4%,毛利率27.8%,同比下跌3.7百分点,全年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加12.9%,业绩略低于预期,宣布全年每股派息0.965元,派息率提升至48%,计划逐渐提升至超过50% [12] - 美国消费疲弱影响大于关税,公司将采取措施抵消额外关税冲击,美国消费低迷对收入增速影响更大 [13] - 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海尔四季度国内收入同比增长超10%,政策将持续促进2025年国内销售增长,公司还将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提升毛利率和经营效率 [14] - 受关税和海外消费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调FY25E/26E净利润4.6%/3.9%,下调估值市盈率至13倍FY25E市盈率,新目标价为31.6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5]
中泰国际每日动态-20250415
中泰国际·2025-04-15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