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大金重工,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金重工业务部署先后为国内陆风、国内海风、欧洲海风,发展思路清晰;欧洲海风发展提速,公司海风产品进入欧洲海上风电市场,有望受益;国内陆、海风业务也有望超预期 [1][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历史沿革:2000 年公司创立于辽宁阜新,2006 年向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商转型,2010 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12 年山东蓬莱风电海工基地投产,2019 年在德国汉堡设立分公司,2022 年广东阳江风电海工基地投产、首个风电场并网运营,2023 年收购盘锦基地 [12][13] - 股权结构: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及创始人金鑫,通过阜新金胤能源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 38.93%,直接持股 1.21%,合计持股 40.14% [14][15] - 业务情况:主业为风电塔筒,包括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等产品,还有部分电站在运;2024 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 12.6%至 37.8 亿元,塔筒出货 38.72 万吨,塔筒业务收入 35.11 亿元,海外收入占比约 49%;运营方面,阜新彰武西六家子 250MW 风电场、唐山曹妃甸 250MW 渔光互补项目有进展,2024 年阜新风电场发电 6.6 亿千瓦时,贡献净利润约 1.66 亿元 [17] 前瞻布局欧洲海风市场,正在加速收获 - 管理层深耕行业多年,对行业判断清晰:高管团队稳定,董事长等深耕风电行业多年,业务发展顺序为国内陆风、国内海风、海外海风,2023 年实施“新两海”战略进入欧洲海上风电市场 [25] - 前瞻布局欧洲海风市场,加速收获:部署国内出口海工基地,布局海外基地,规划全球产能 300 万吨以上,建立营销服务网络;2019 年进入欧洲海风市场,2022 年签首个订单,积累客户资源,通过多数欧洲头部业主认证;目前单独披露未交付订单金额约 72 亿人民币,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 49%,海外业务毛利率 38.5%,高出国内 16 个百分点;由 FOB 模式向 DAP 模式发展,完善自有运输体系 [28][30] - 国内塔筒业务有望超预期,运营业务贡献稳定业绩:2025 年国内风电交付提速,公司陆风产能约 50 万吨,2024 年交付国内陆风塔筒不到 20 万吨,业务有望超预期;国内海风产能主要有蓬莱和阳江基地,2024 年交付约 7 万吨,业务有超预期潜质;2024 年阜新 250MW 风电项目贡献净利润 1.66 亿元,唐山曹妃甸 250MW 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预计 2025 年全面运营,近 1GW 河北陆上风电项目将陆续建设 [34][35] 欧洲海风发展有望提速,国内塔筒公司有望受益 - 欧洲海风市场发展正在提速:2023 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为 10.9GW,预计 2024 - 2027 年全球海风新增装机量年复合增速为 19%,欧洲为 36%;欧洲市场增长驱动力为能源独立及气候目标,招标提速 [39] - 供需可能偏紧,国内塔筒企业有望受益:俄乌冲突影响欧洲能源成本及中厚板进口,欧洲本土产能扩产不明,欧洲海风装机与产能错配,国内企业有出口空间;大金重工布局早,通过多数欧洲头部业主认证,有望率先受益;2024 年 4 月与欧洲客户签锁产协议,客户至 2030 年底锁定不超过 40 万吨产能,支付 1400 万欧元锁产费用 [39][40]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4、9.48 亿元,对应 PE 20X、17X;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5969、6573、7214 百万元,同比增长 58%、10%、10% [6][7]
大金重工(002487):前瞻布局受益欧洲海风发展提速,国内业务有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