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开宏观:“双标”的美国产业政策:类型、动因、效果及思考
粤开证券·2025-04-15 21:15

美国产业政策类型及机制 - 分为对内支持和对外限制政策,前者支持国内企业,后者限制国外企业[4][18] - 财政金融政策通过补贴等提供资金,《通胀削减法案》计划2022 - 2031年投入3910亿美元,《芯片法案》授权约520亿美元补贴和贷款担保[19] - 投资限制政策限制境外企业在美投资并购,如限制中资背景主体投资战略领域[39] 美国产业政策实施动因 - 提升产业竞争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1980年的25.2%降至2023年的17.6%,贸易逆差扩大,2008年达8000亿美元[5][49][50] - 提升供应链韧性,2018年中国成为美国90%以上制造业产值重要外国供应商[6][50] - 增加就业、缩小贫富差距,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基尼系数从1967年的0.4升至2023年的0.49[6][50] 美国产业政策实施效果 - 创新支持政策效果最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推动多项前沿科技诞生,SBIR和STTR计划资助产生大量专利和就业岗位[57][58] - 财政金融政策有效,补贴推动产业回流和产能扩张,2010 - 2023年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等行业回流企业和新增岗位众多[61] - 贸易保护政策效果有限,美国钢铁产业贸易逆差扩大,挽救就业成本高[64] 对中国启示 - 适时对美企业对等反制,维护国内企业权益[11][70][71] - 产业政策重点放在科技竞争和产业链安全,重视普惠性[11][72] - 优化具体产业政策,兼顾财政可持续性,加强军民融合等[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