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0年国债的股债对冲价值如何?
华创证券·2025-04-19 21: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30年国债活跃度显著提升,其较大收益弹性可用于股债对冲策略 报告从背景、原理、策略效果、工具选择等维度展开研究,指出投资者运用30y国债进行股债对冲有助于提高品种流动性,股债跷板效应近年有所放大,基于风险平价策略的30年国债对冲权益模型有较好效果,跟踪30年国债指数的ETF是较好的权益对冲工具 [8][9][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景:30年国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运用于股债对冲增多 - 2023年以来30年国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日换手率从1%快速攀升、峰值达28%超10年国债,各类机构二级交易量由2022年的10.3万亿元大幅升至2024年的43.0万亿元,增幅318% [14] - 活跃度提升原因一是低利率环境下机构追求交易价值增厚收益,30年国债久期长、博收益能力强受青睐;二是投资者将30y国债用于股债对冲,现券方面2024年末混合债基和混合基金相关持仓占比均创2021年以来新高,国债期货方面2024年底部分混合债基持有市值较之前有所增加 [16][22] 原理:股债跷跷板解析 - 股债跷跷板效应指股市和债市此消彼长关系,可从经济预期、风险偏好、资金流动维度理解 [24][26] - 近年股债跷板效应放大,2023 - 2024年出现股债跷板交易日占比升至50%以上,涨跌幅相关系数由8.6%升至30%附近,2024年出现“明显股债跷板效应”天数较2021 - 2023年显著增多 [29][32] - 放大原因一是居民存款流向理财,非银产品基于资产配置诉求和居民“追涨杀跌”心理易造成股债跷板效应;二是2024年末债市进入负carry环境,债市对利空更敏感,加剧股债跷跷板效应 [34][35][37] 股债对冲策略表现:30年国债对冲权益的风险平价模型 - 风险平价策略适宜设计和验证,因股债波动率比值稳健性较好 [45][49] - 风险平价策略模型1.0静态比率对冲,以1:4为对冲比例,对大、中、小盘股票指数均实现良好对冲效果,夏普比率较单一股票指数明显提升,但低于30年国债 [53][54][56] - 风险平价策略模型2.0动态比率对冲,对大盘股票指数按月度调整对冲比例后,收益和夏普比率高于静态对冲及单一股债资产;在中盘、小盘指数中表现也更好,但整体效果略弱于大盘指数 [58][64] 工具选择:跟踪30年国债指数的ETF是对冲权益的较好工具 - 30年国债现券活跃券规模在2000亿,用于股债对冲需注意换券 [67][69] - 30年国债期货填补长端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空白,但市场活跃度低,参与机构范围广度不够 [70][71] - 跟踪30年国债指数的ETF收益弹性大、交易便利、费率低,是较好的权益对冲工具 [7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