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比较深度系列(0422):从两轮关税的复盘对比、出口格局变化看行业配置线索
招商证券·2025-04-22 11:11

报告核心观点 - 近期美国对华关税2.0卷土重来影响市场,复盘2018年贸易摩擦对A股影响,对比两次贸易争端差异及我国出口格局变化,探寻行业布局线索 [1] - 关税对行业盈利整体影响负面,在关税摩擦不确定背景下,行业配置可关注对美出口风险敞口小、国产替代重点突破、扩大内需三条线索 [2][7][8] 特朗普1.0时期关税加码下A股主要资产表现 整体表现 - 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华贸易摩擦,市场“先抑后扬”,风格以大盘为主,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均下跌,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行业涨幅居前,环保、传媒等行业跌幅居前 [12] 三轮关税制裁阶段表现 - 第一轮(2018.3.23 - 2018.7.6):关税武器落地,防御性行业占优,主要宽基指数下跌,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和医药生物涨幅居前,综合、电力设备和通信跌幅靠前,近端次新股主题领跑,私募重仓指数大跌 [18][19] - 第二轮(2018.7.10 - 2018.9.25):关税加码与反制,高股息行业占优,主要宽基指数下跌,石油石化、银行和非银金融涨幅居前,美容护理、家用电器和医药生物制造跌幅靠前,兵装系概念领跑,高送转预期指数和家电指数落后 [24][25] - 第三轮(2019.5.10 - 2019.9.11):关税高压逐步缓和,国产替代逻辑与超跌板块占优,主要宽基指数下跌,电子、计算机和国防军工涨幅居前,钢铁、纺织服装和房地产跌幅靠前,中烟系指数涨幅领跑,小市值、低价股概念跑输 [29][30][31] 小结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重要时间节点后一个月市场普遍下跌,传媒、电子等TMT及顺周期行业表现差,内循环消费领域相对抗跌,防御板块和自主可控领域涨跌幅处中上游 [34][35] 本次贸易争端与2018年的差异对比 关税政策 - 2018年分两轮加征关税,涉及金额500亿和2000亿美元,税率从10%提至25%;2025年全面加征10%基础关税后实施“对等关税”,四次上调税率,综合税率高达145%,最高面临245%关税,覆盖范围从清单筛选到所有对华商品,着力点从消费品到科技板块及供应链 [39][46] -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等关税落地后,各国态度不一,中国、欧盟等采取反制措施,韩国、东南亚等部分国家示弱或协商 [49][50] 中美所处宏观环境 - 与2018年相比,当前中美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变化大,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风险提高、美元资产信用削弱,中国有更多话语权和政策制定空间 [2][53] 出口格局重塑 中国出口结构 - 出口目的地:对东盟、俄罗斯、“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份额提升,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比多数下滑 [2] - 主要出口产品: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成品向欧美出口,中间产品和资源品向东盟出口,电子产品通过香港转口贸易,新能源和航空装备向欧盟出口 [2] 中美贸易占比 - 2018年后中美直接贸易联系下降,中国出口美国占比和美国自中国进口占比下行 [2] 对美主要产品依存度 - 各行业对美出口依赖度普遍下降,航空装备、风电设备等行业下降明显,塑料、机械等行业依赖度仍高,钢材、煤炭等行业依赖度低 [2] 行业影响及配置建议 关税对行业盈利影响 - 关税对行业盈利整体影响负面,落地前“抢出口”效应支撑短期盈利,生效后企业业绩下滑,内需相关板块盈利稳健 [2] 行业配置线索 - 对美出口风险敞口较小领域:PCB、稀土、摩托车、白电等 [2][8] - 国产替代重点突破领域:半导体设备、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科学仪器等 [2][8] - 扩大内需领域:游戏、动漫、自然景区等具有精神属性、适老龄化、政策支持、小额高频可选消费领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