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特征进行分析,涵盖数量规模、仓位、重仓股及配置偏好变化等方面,为投资者了解基金投资动向提供参考[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变化分析 - 基金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共4536只,其中普通股票型575只、偏股混合型2572只、灵活配置型1363只、平衡混合型26只;新发数量较上季度回升,共新成立52只[2][11] - 基金整体规模较上季度小幅度提升,达34862.38亿元,增加577.22亿元;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规模增加,灵活配置型减少,平衡混合型微增;新发规模较上季度下滑,为139.10亿元[3][18]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仓位变化分析 - 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涨跌互现,2025年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减仓0.17pct至89.49%,偏股混合型加仓0.05pct至86.68%,灵活配置型加仓0.24pct至73.50%,平衡混合型加仓1.55pct至59.02%[4][28]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变化分析 - 重仓股总数量连续两季度显著回升,本季度为2639只;平均集中度较上季度下降,为52.8%[5][35] - 主要重仓电子、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A股,如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重仓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电信服务行业港股,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38][41] - 新进重仓股主要是有色金属、机械、汽车等行业A股,如比亚迪、紫金矿业等;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港股,如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等[43][46] 2025Q1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配置偏好变化分析 - 重仓股行业配置分散,电子等行业配置权重较高;2025年一季度在传媒、商贸零售等行业加仓,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等行业减仓[48] - 引入重仓股补全法,模拟全持仓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加仓,在通信、电力及公用事业等行业减仓[6][52] - 重仓股板块配置集中,科技、周期、消费板块配置权重超20%;2025年一季度在科技、消费、医药板块加仓,在周期、金融板块减仓[56] - 模拟持仓板块配置集中,周期、科技、消费板块配置权重超20%;2025年一季度在消费、科技板块加仓,在周期、金融、医药板块减仓[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