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测序新纪元:国产突围,应用革命
华泰证券·2025-04-23 15: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健康维持“增持”评级,医疗器械维持“增持”评级;华大智造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8.98元;华大基因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55.09元 [2][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因测序正开启全新时代,短期商务部禁令加快国产替代,中期AI大模型推动降本增效和场景革命,长期时空组学重构生命科学研究,扩容测序量 [2] - 上游华大智造技术先进,中游华大基因全流程布局,是国产测序服务龙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因测序:基因层面重构生命科学 - 基因测序可解析基因结构等,因高通量等优势,应用于科研、医学等领域,场景不断拓展 [20] - 产业链上游是仪器及试剂厂家,中游是测序服务供应商,下游是不同用途客户,上游技术壁垒高,Illumina占大部分市场份额,中下游竞争激烈 [23] 上游:技术迭代,壁垒森严,头部垄断 对标:测序技术已经迭代升级四代,二代和四代优势互补 - 基因测序技术历经四代迭代,推动成本下降和临床场景拓展,国产厂商打破国际垄断 [26] - 第一代基于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第二代以边合成边测序为代表,第三代通过单分子实时荧光检测,第四代利用电场驱动核酸分子穿过纳米孔 [28] - 各代技术在通量、成本、读长和准确性上有差异,存在优劣势和应用场景限制 [30] - 二代技术性价比高,占据市场主导,四代技术在实时诊断场景渗透,有望与二代互补 [31] Illumina领跑全球基因测序行业,试剂耗材贡献主要收入 - Illumina发展历经初创、技术创新和巩固地位阶段,其测序仪有高通量、中通量和低通量平台 [38][39] - 其收入结构中试剂耗材占比从2017年的64.4%提升至2024年的72.2%,存量测序仪驱动试剂耗材需求 [45] 二代测序华大智造独占国产鳌头,四代测序国产百花齐放 - 国产二代测序仪市场华大智造一家独大,2024年测序业务营收有望达24亿元,核心产品DNBSEQ - T7是行业标杆 [48] - 国产四代纳米孔测序仪百花齐放,华大智造等企业打破ONT垄断,填补高端设备空白 [49] 中游:生育健康应用承压,肿瘤防治快速放量 生育健康:出生率及价格导致行业承压,渗透率和应用范围持续拓展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应用成熟,我国基于NGS的NIPT市场规模2019年达52.5亿元,代表企业有华大基因等 [58] - NIPT业务受新生儿数量下降和集采降价影响,但收费降低和医保支持提高渗透率,且在生育各阶段逐步渗透 [62][66] 肿瘤防治:基因测序增长的主力应用,实现肿瘤全面精准防控 - 我国肿瘤发病率提高,基因测序可辅助肿瘤精准防控,覆盖早筛、用药指导和复发监测等全病程 [68][70] - 目前应用以用药指导为主,早筛早诊和复发检测占比将提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491亿元 [74][80] - 肿瘤检测产品取证难,LDT模式适合初期布局,政府鼓励该模式,我国肿瘤基因检测渗透率有望提升 [82][83][84] 新兴发展方向:拓展慢病及科研等领域 - 基因检测拓展至慢病管理、农业育种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未来测序成本下降将驱动新场景打开 [85][88] 三大核心逻辑推动生命科学迎来“测序基建大时代” 短期:商务部禁令打开国产进口替代黄金窗口期,快速提高装机量 - 全球和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增长,国产龙头技术不输进口巨头,政策支持国产替代 [90][92] - 华大智造全球市占率从2019年的3.5%提升至2022年的5.2%,国内市占率有望进一步上升 [96] 中期:垂直大模型或将快速推动基因测序行业迎来“奇点时刻” - AI技术可从效率和成本两端破局,如Illumina的DRAGEN算法和华大基因的GeneT模型,成本下降助力测序技术下沉和场景拓展 [16] 长期:时空组学有望改写生命科学研究的底层逻辑 - 时空组学技术解析基因表达,华大智造Stereo - seq技术领先,数据量增长驱动行业扩容,产品商业化潜力将释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