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Q1主动权益型基金季报进行点评,分析业绩、规模、资金流、仓位、行业配置、个股重仓等情况,并汇总不同风格和主题基金经理的观点,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动权益型基金2025一季报数据回顾 - 业绩回顾:2025Q1A股先抑后扬,小微盘相对占优,国证2000、中证1000正收益分别为6.03%、4.51%,主动权益基金收益中位数2.85%,个股涨跌幅中位数2.39%,近六成股票正收益[3] - 规模、资金流:截至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3.321万亿元,较上季增0.05万亿元;一季度资金净流出777.73亿元,资金流变动比例<-1%的基金占比74.93%,净流入≥1%的占比13.06%[5] - 仓位变化: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86.07%,仓位变动均值-0.16%,主动仓位变动均值-0.21%,自然仓位变动均值0.052%;37.70%的基金主动仓位调整比例在0到5%之间,35.97%在-5%到0之间[9] - 行业配置:传媒、商贸零售、电子、有色金属、医药为前五大增持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家电、电力及公用事业、石油石化为前五大减持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4个行业超配减持,机械等5个行业低配增持[13] - 个股重仓:前十大重仓股按持仓市值排序为腾讯控股、宁德时代等;按持仓基金数量排序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等;增持市值居前的有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等;增持基金数量居前的有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等;减持市值居前的有宁德时代、沪电股份等;减持基金数量居前的有沪电股份、中际旭创等[16][17][19] 一季报基金经理观点综述 风格 - 价值风格:自2022年关注度提高,2024年末以来出现阶段逆风;多数基金经理担忧市场估值结构;持仓上大多未大幅调整,部分在消费等领域找机会[22] - 成长风格:受海外不确定性和国内政策影响市场震荡,选股坚持选长期成长空间大、业绩能兑现的公司;AI等方向受关注,但未来更看重业绩;部分减仓海外算力链,向AI + 方向集中,调整到业绩增速拐点向上的公司[24] - 均衡风格:多自下而上选股均衡配置,控制组合波动风险;科技进入产业落地阶段,大消费部分核心资产有新成长逻辑;部分基金经理增配估值低位、周期修复预期的行业[26] 行业主题 - 消费:食品饮料加仓内部有分化,部分加仓白酒,部分加仓啤酒等;部分加仓港股互联网电商龙头;对汽车板块观点有分歧,相对看好两轮车新势力[28] - 医药:相对看好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政策支持,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迎盈利拐点,出海授权上升[30] - TMT:产业链配置偏向国内,AI应用C端聚焦上游数字芯片,B端聚焦下游应用软件;部分减仓海外算力产业环节;机器人等方向有投资机会,部分获利了结;关税影响大,自主可控有支撑作用[32] - 高端制造:一季度表现分化,算力等产业链表现突出但业绩兑现路径不明,顺周期品种经营向好但板块差异大;大多看好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部分看好工程机械和被压低估值的行业龙头[34] - 周期:受益于需求重构和供应端约束,全球定价核心资源品将重回景气;部分认为中长期黄金资产有配置价值[36] - 港股:大多持乐观观点,国内经济改善有望带动盈利修复,港股科技估值低;主要配置港股互联网等板块,部分减持前期涨幅高的港股互联网个股[38]
2025Q1主动权益型基金季报点评:哪些方向备受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关注?
华宝证券·2025-04-25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