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板块投资专题:如何看待中国零食出海机会?
华安证券·2025-04-25 16: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在零食内需大单品+性价比逻辑之上,重点提示“零食产业链出海”增量逻辑,回答出海背后的增量空间、市场选择、打法选择三大问题 [3] - 东南亚零食属1500亿成长型市场,格局分散、开放,为中国零食出海必争之地,中国零食在东南亚单品牌份额空间可看3 - 5%,合计份额空间可看15 - 20%,对应增量市场超200亿元 [3] - 出海首选越南、马来、印尼市场,适度参与泰国、菲律宾市场,中国品牌可利用供应链、产品创新等优势破局 [3] - 出海初期企业选择内生搭建“品牌 - 渠道 - 产能”+专设组织“本地运营”模式,对标全球零食巨头,海外贡献远期平均可期25 - 50% [3] - 零食全产业链出海空间广阔、势在必行,品牌端优选盐津铺子、甘源食品、三只松鼠、卫龙美味,产业链优选关注万辰集团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东南亚零食市场的特征刻画 - 市场规模与增速:东南亚零食市场容量达中国体量1/3且成长性高于中国,2024年终端208.3亿美元,中国为658.3亿美元;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5国合计占92%;整体过去5年Cagr2.1%>中国同期Cagr0.5%,越南成长最为领先(Cagr5.8%) [8] - 量价拆分:核心5国人均消费量/额普遍低于中国,越南有渗透提升潜力,泰国、马来ASP高于中国,有性价比抢占格局机会 [12] - 品类拆分:风味零食持续替代传统糖巧,健康升级+风味创新为零食出海提供格局窗口,核心5国2024年风味零食、糖巧占比37.3%、25.5%,相较2010年提升2.8pct、下降8pct [17] - 渠道拆分:CVS和线上持续替代杂货渠道,渠道变革为零食出海创造格局机会,核心5国以线下主导(2024年占比97.6%),线上自2018年0.6%至2024年2.4%,线下传统杂货占比53.2%(下降),KA商超占比26%(稳定),CVS占比17.8%(快速下沉) [21] - 整体格局:极其分散,CR5仅30.6%/CR10仅44.4%,形成“本土品牌基地拓展/国际品牌全面布局”局面,第一梯队迈大、顶峰、亿滋、联合利华份额5 - 8%,第二梯队雀巢、百事等份额1 - 3% [24] - 各国市场情况 - 印尼:市场容量居首,79亿美元占东南亚4成,5年Cagr1.9%;风味零食+甜饼干替代传统糖巧,CVS持续扩容;格局“一超多强+本土强势”,CR3为31.6%/CR5为42.2%,中国企业可发挥风味零食创新优势 [27][30] - 菲律宾:容量40亿美元占东南亚2成,5年Cagr2.2%;风味零食为核心,占比49.0%,商超抢占杂货店份额;格局“一超多强+本土强势”,更趋集中,CR3为44.3%/CR5为56.4%,中国企业出海需突出创新优势 [35][38] - 泰国:市场容量32亿美元但增长慢,5年Cagr - 0.6%;甜饼干增长相对最快,CVS扩容替代商超;格局“高度分散+高度开放”,CR3为25.2%/CR5为34.6%,中国企业可凭借性价比抢占国际品牌份额 [43][47] - 越南:为第一引擎市场,容量25亿美元,5年Cagr5.8%;风味零食引领品类扩容,商超抢占杂货份额;格局“高度分散+高度开放”,CR3为26.9%/CR5为34.3%,中国企业可把握品类扩容和渠道变革机会 [53][56] - 马来:新兴成长市场,当前容量15亿美元,5年Cagr2.1%;风味零食增速引领,多品类增长齐发,商超&CVS替代传统杂货;格局“相对分散+高度开放”,CR3为35.3%/CR5为44.9%,中国企业有产品差异化和性价比抢占机遇 [61][64] 如何看待中国零食品牌出海 - 增量空间:东南亚为成长型市场,格局分散开放,是中国零食出海必争之地,中国品牌可抓“品类升级+渠道变革”窗口,头部单体份额空间3 - 5%,合计份额空间有望15 - 20%,对应增量空间超200亿元 [72] - 市场选择:出海首选越南、马来、印尼市场,适度参与泰国、菲律宾市场;越南、马来、印尼规模高增、格局分散,有渗透+格局双重空间;泰国格局开放、ASP高,有性价比机会;菲律宾规模大且增长,需以创新破局本土品牌壁垒 [77] - 打法选择:多数中国品牌出海初期选择内生搭建“品牌 - 渠道 - 产能”+成立海外组织“本地运营”模式,对标国际成熟品牌,海外收入贡献远期平均达25 - 50%;初期锚定核心市场,主打优势品类并本土化调整,开辟渠道,规划供应链出海,借力新媒体新渠道影响海外用户 [90] - 成熟品牌出海借鉴 - 迈大集团:品类区域稳健扩张,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43.6%,经历“甜饼干 - 糖巧 - 风味零食 - 饮料/咖啡”品类扩张和“印尼 - 东南亚 - 中东非 - 欧美”区域扩张 [94] - 卡乐比:持续发力渠道 - 产能 - 品牌打造,渠道上初期贸易出口搭建经销网络,后期设子公司或收购本地公司;产能上核心区域工厂本土化;品牌上持续教育市场提升认知 [100] - 亿滋国际:更重外延扩张,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69.2%,频繁并购扩充矩阵和市场,并购后推进产品渠道本地运营 [104] - 全文总结:2025年提示“零食产业链出海”增量逻辑,东南亚增量空间超200亿元,中国品牌份额空间15 - 20%,成熟品牌海外贡献远期25 - 50%;基于出海进展+弹性,品牌端推荐盐津铺子、甘源食品、三只松鼠、卫龙美味,产业链关注万辰集团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