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月政治局会议传递的信号:备足预案保持定力
浙商证券·2025-04-25 20:46

政策导向 - 外部冲击加大,政策尤其是财政领域要留有余量,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政策定力[1][2] 财政政策 - 今年“两新”和“两重”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4 - 10月发行,集中在5 - 9月[3] - 今年注资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首期已启动发行1650亿元[3] -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已发行超1.1万亿元,占全年拟发行比例26% [3] - 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相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Q1一般国债净融资1.4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99万亿元[3] - 2万亿额度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接近1.59万亿元[3] 货币政策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至8000亿 - 1万亿元[4][6]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初期额度400亿元,利率1.75%,2024年9月贷款余额达21亿元[6] - 预计推出类似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的创新工具稳定外贸[7] - 预计2025年降准幅度约100BP,降息约30BP [8] 企业帮扶 - 多举措支持受关税摩擦影响的贸易型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9] 市场维稳 - 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欠款[12] - 楼市加快构建新发展模式,股市加强“类平准基金”引导作用[12] 储备政策 - 就业形势变化或是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的关键,外贸带动就业1.8亿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