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设备是产业链上游支撑性环节,晶圆厂扩产拉动需求增长,我国半导体设备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多数上市企业2024年经营业绩同比提升 [2] - 国产设备替代已初见成效,但部分设备品类自主可控率仍然偏低,光刻等环节国产化率低,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 - 美系三大设备厂商在华收入占比较高,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国内设备企业有望逐步替代 [2] - 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标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上游支撑性环节,晶圆厂扩产拉动需求增长 - 半导体设备位于产业链最上游,是支撑集成电路制造等环节的关键基础,其技术水平决定芯片制造工艺与良率 [10]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分前道和后道,对应半导体设备也分前道和后道,前道设备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多,占主要市场份额 [13][14][15] - 集成电路设备投资是晶圆厂主要资本支出,芯片制造及硅片制造设备投资占比约80% [18]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突破6000亿美元,中国占比近30%,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高于行业增速,且产值向中国大陆转移 [21][22]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创新高,拉动上游设备需求,2025年指引优于同业,资本开支与24年大致持平 [26][29] - 中芯国际位列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内资晶圆厂话语权提升有望释放上游企业业绩 [30]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已见成效,但部分品类自主可控率仍然偏低 - 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速超进口增速,出口/进口金额比值提高,国产替代初见成效 [34] - 半导体设备中刻蚀等环节国产化率达20%以上,光刻等环节国产化率偏低,仍处初级阶段 [36][37] - 刻蚀、薄膜沉积设备复合增速高于其他设备品类,光刻、刻蚀/去胶、薄膜沉积设备是最重要的三类晶圆制造设备 [38][42] - 国内半导体设备上市企业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大多同比增长,北方华创营收蝉联全球前十,国内厂商竞争力增强 [43][48] - 美系三大设备厂商来自中国大陆营收占比约40%,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国内企业有望加快替代 [52] 国内部分半导体设备上市企业介绍 北方华创(002371) - 泛半导体设备平台型企业,业务涵盖三大领域,2024年业绩高速增长 [56] - 2024、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并购芯源微完善平台化布局,增强长期竞争力 [57][60] 中微公司(688012) - 刻蚀设备领军企业,薄膜设备业务进入收获期,2024年营收构成中专用设备占比高 [62] - 2024年营收、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4Q1经营业绩同比增长 [63] 华海清科(688120) - 国内CMP龙头企业,打造“装备 + 服务”平台化布局,2024年上半年CMP设备营收占比高 [67] - 2024年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收购芯嵛半导体扩充产品线 [70] 拓荆科技(688072) - 薄膜沉积、混合键合双龙头企业,2024年先进键合设备及配套量检测设备营收增长 [74] - 2024年业绩同比增长,股权激励利好长远发展 [75][77] 长川科技(300604) - 测试设备布局全面,形成以测试设备为核心的全方位产品平台,2024年上半年测试机业务占比高 [78] - 预告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扣非后净利润扭亏为盈 [82] 盛美上海(688082) - 国内半导体清洗设备领军企业,形成平台化布局,2024年清洗设备营收占比高 [85] -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积极推进产品平台化进程 [86] 芯源微(688037) - 涂胶显影设备布局领先,产品用于多环节,2024年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营收占比高 [89]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费用增长导致利润承压 [92] 投资建议 - 半导体设备支撑产业发展,内资晶圆厂扩产拉动需求,国产替代推进但部分品类可控率低,国内企业有望逐步替代 [95] - 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标的 [96]
半导体设备专题报告: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下游扩产拉动需求增长
东莞证券·2025-04-28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