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政治局会议延续基调,地产、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或仍需等待二季度经济数据验证,“人工智能+”表述有所强化,AI产业链有望重回主线 [3][4] - 政策预期阶段性落地,短期震荡不改中期向好,科技产业具备长期趋势,内需与自主可控是当前配置两大主线 [4] - 基金资产及持股规模延续回暖,港股持仓创新高,基金继续减仓创业板、加仓科创板,重仓持股集中度延续底部企稳趋势 [4] - 本周A股市场主力资金净买入60.94亿元,结束此前连续5周的净卖出,股票型ETF场内净赎回金额74.77亿元,结束此前连续4周的净申购 [4] 观点回顾 - 20241215《重回跨年配置行情主线》提出重要会议定调下,新兴消费与“AI+应用”作为跨年主线的线索明确 [11] - 20241216《重回科技主导产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指出盈利弱复苏,估值强支撑,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有望成为市场主导 [11] - 20250209《指数与情绪共振:AI Infra向上重估》表明A股性价比优势凸显,DeepSeek产业驱动下,AI Infra有望率先反应 [11] - 20250216《DeepSeek行情的二阶段:聚焦云计算和AI应用》提出DeepSeek高性价比凸显之下,云计算正在成为大模型时代的“卖水人”,应用端重点关注医疗、企服、教育、办公、金融、营销等垂直领域 [11] 大势与风格 - 政策预期阶段性落地,本周市场延续震荡上行趋势,周五政治局会议召开,政策预期落地,会议基本延续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及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定调 [12] - 宏观形势判断上,会议既肯定开年成绩,又看到外部冲击影响,宏观政策定调延续“稳中求进”,预计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财政手段落地有望加快 [12] - 政策发力方向上,扩内需是首要任务,首次明确提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两新”政策“扩围提质”和“两重”政策“加力实施”或为政策增量 [12] - 创新产业发展上,政策加强企业融资支持,尤其是科技企业,“人工智能+”行动要“加快实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未来政策首要关注方向 [13] - 短期震荡不改中期向好,科技产业具备长期趋势,市场短期上行动能趋缓但下行风险可控,中期中国资产具备相对优势,配置方向上内需与自主可控是两大主线,关税不确定性消化后市场有望重回成长风格,AI产业链有望重回主线 [14] 中观行业与景气 - 市场风偏小幅改善,行业延续修复,综合金融行业涨幅第一,汽车行业涨幅第二,出口相关行业小幅反弹,内需逆周期政策预期减弱,食品饮料、消服、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 [22] - 基金资产及持股规模延续回暖,2025年一季度较2024年年末基金资产总值小幅提升1.3%至3.49万亿元,持股总市值上涨2.3%至2.94万亿元,持股总市值(含港股通投资)占全A流通市值比重提升0.03Pct至3.37% [24] - 基金仓位保持高位常态化运作,继续减仓创业板、加仓科创板,两者裂口扩大趋势已持续十五个季度,港股持仓占比大幅提升,创历史新高,重仓持股集中度延续底部企稳趋势 [24] - 一级行业配比变动上,上游资源中主要增配有色金属、必选消费中增配食品、医药,其他增配明显的细分行业有汽车、机械、电子,减配方向中通信及电新配置比例降幅较为明显 [24] - 地产、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或仍需等待二季度经济数据验证,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表述有所强化,AI产业链有望持续受到政策催化 [34][35] - 政策预期交易暂告一段落,风险偏好修复之下科技板块行情有望修复,重点关注受到政策催化的人工智能和自主可控产业链 [36] 一周市场总览、组合表现及热点追踪 - 本周A股市场主力资金净买入60.94亿元,结束此前连续5周的净卖出,单周净买入规模创6周以来最大,净流入最多的行业是汽车,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分列二、三,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三个行业是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和电子 [4][41] - 本周股票型ETF场内净赎回金额74.77亿元,结束此前连续4周的净申购,单周净赎回规模创7周以来最大,份额增加最多的五只ETF分别是嘉实沪深3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等,减少最多的五只ETF分别是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QDII)等 [41]
策略周报:AI产业链有望重回主线-20250429
中银国际·2025-04-29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