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科技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使产业链转移受关注,美国对中国/印度进口智能手机关税分别为20%/0%,印度对美出口有相对关税成本优势 [1] - 苹果理论上具备从印度出口美国所需6600万台手机的产能规划,但首发能力欠缺,量产初期产品仍需从中国出口 [1] - 印度零部件国产化刚起步,即使所有美国所需iPhone都由印度生产,声学、光学、面板等主要零部件还需依赖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其它国家供应链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能规模 - 鸿海与塔塔电子是苹果在印度主要组装合作伙伴,鸿海产能位于钦奈和班加罗尔,总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英尺,班加罗尔新厂总投资额达26亿美元,计划到2025年在印度生产2500万至3000万部iPhone [2] - 塔塔电子通过收购纬创与和硕在印工厂切入苹果供应链,已在多地布局制造基地,印度苹果相关厂区总面积超400万平方米,超鸿海中国深圳龙华厂,或具备满足美国市场6600万台年需求的理论产能规划基础 [2] 首发量产能力 - 印度已实现iPhone标准版本地生产,但高端型号首发量产存在较大挑战,当前印度工厂在工程技术协同、良率控制、供应链响应速度等方面未达中国成熟度 [3] - 新机上市初期对量产速度与质量一致性要求高,预计未来1 - 2年内,iPhone首发阶段主力供应仍由中国完成,印度工厂在新机上市后逐步放量供货 [3] 零部件国产化 - 印度通过相关倡议和计划基本实现手机整机本地化,但关键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摄像模组、声学器件、OLED面板、金属机壳等主要由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供应 [4] - 2024年印度推出SPEC 2.0计划推动零部件本地化,但整体进展尚需时间,2024年印度零部件本土化率仅约35%,目标到2027年提升至60%,未来iPhone在印度整机生产比例提升,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或仍从中国大陆、越南等地进口 [4] 投资建议 - 关注在印度本地加速布局的鸿海、塔塔电子、Dixon Technologies等企业,或直接受益于苹果产业链本地扩张 [5] - 关注受产业链相关新闻影响股价超跌,但实际短期转产可能性相对较低的企业,如瑞声科技、歌尔股份、舜宇光学、京东方、比亚迪电子等,对代工板块短期建议回避,关注转产进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