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到2030年中国超10个城市将有50万辆Robotaxi运营,2035年市场规模达470亿美元,行业有较大发展机遇和盈利路径 [1] - 硬件和算法成本下降、单位经济盈利、部分公司受益于生态系统发展是关键驱动因素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Robotaxi TAM快照 - 2035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达470亿美元,2025年为5400万美元;2035年车队规模达190万辆,渗透率25%,2025年为4000辆,渗透率0.1% [13][15] - 2030年一线城市车队规模27万辆,全国47.4万辆;2035年一线城市62.2万辆,全国190万辆 [18] - 2035年一线城市每单ASP 3美元,每日订单29单,每公里票价0.3美元,每日运营距离284公里 [18] 生态系统:Robotaxi供应链 - 列出Robotaxi公司、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和汽车电子、半导体、打车平台等相关企业的销售暴露、销售增长和价格变化情况 [19][20][21] 中国Robotaxi TAM详情 - 2025 - 2035年中国Robotaxi TAM从5400万美元增至470亿美元,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市场规模和占比各有变化 [24] - 每辆车收入2024年为5000 - 9000美元,2035年增至20000 - 31000美元,主要受每日订单数、每单ASP和运营天数影响 [24][56] - 2024 - 2035年车队规模从1300辆增至186.13万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数量和占比不同;共享出行车队规模从460万辆增至740万辆,Robotaxi渗透率从0%增至25% [24] - 按公司划分,Pony AI和百度的车队规模增长显著,其他公司也有一定发展 [24] 全球Robotaxi TAM情景 - 预计2030年全球数百万辆用于共享出行的商用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市场规模超250亿美元,乐观情景下可达1000亿美元以上 [26] (1)市场规模 - 未来10年中国Robotaxi TAM将增长700倍,2025 - 2035年从5400万美元增至470亿美元;每辆Robotaxi 2035年日收入69美元,高于传统网约车 [29] - 预计2025 - 2030 - 2035年车队规模从4100辆增至50万辆 - 190万辆,现有玩家将继续是主要参与者,Robotaxi将补充公共交通生态系统 [33] (2)渗透率 - 预计到2035年400万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退休,Robotaxi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不足1%逐步增至2030年的9%,2035年加速至25% [35][46] (3)成功要素 - 技术和经验是竞争护城河,测试里程、每 disengagment英里数和主动交通事故率是衡量大规模部署准备情况的重要因素 [49] (4)收入生成 - 2035年一线城市每辆车收入可达3.1万美元,二线城市2.2万美元,其他城市2万美元,主要受每日订单数、每单ASP和运营天数驱动 [56] (5)成本降低 - 预计2025 - 2035年一线城市每辆车COGS从2.01万美元降至1.89万美元,车辆和智能驾驶ADK成本下降,但部分运营成本增加 [64] (6)单位经济 - 预计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分别在2026年、2031年和2034年实现每辆车正毛利,2035年一线城市毛利率达40%,二线城市16%,其他城市3% [79] (7)经营杠杆 - 预计中国Robotaxi行业一线城市2032年在运营利润层面实现盈亏平衡,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运营利润将增长,低可变成本和规模效应有助于提高盈利能力 [84][91] (8)下行风险 - 竞争是行业长期盈利能力的主要风险,订单数量和ASP变化会影响盈利能力,如ASP从3美元降至2.5美元或每日订单数从29单降至24单,一线城市OPM将下降 [94] (9)下行风险 - 安全和事故是行业关键下行风险,重大事故会导致信任丧失和技术采用延迟,Robotaxi公司需制定应急计划 [99] (10)Robotaxi分布 - 中国超10个城市向公众提供Robotaxi服务,运营范围不断扩大,目标是实现全无人驾驶收费服务 [100] (11)政策进展 - 中国从国家到城市层面都有支持Robotaxi的政策,包括规划、试点、责任明确和商业化支持等,主要城市开放更多运营区域 [104][109] (12)保险支持 - Robotaxi保险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保险要求、责任认定挑战等问题,事故率影响保险费用 [112][113] (13)使用Robotaxi的原因 - 对车队所有者,Robotaxi可将闲置资产转化为现金流,避免招聘司机困难;对乘客,可避免疲劳驾驶等问题,提供新的乘车体验 [116] (14)未来形态 - 未来Robotaxi设计将从驾驶员特征转向乘客车内体验,传统部件可能消失,会有创新设计,如透明显示屏、全息投影、AI代理和无人机系统 [118][120] (15)未来市场细分 - 目前Robotaxi服务无明显细分,未来公司将推出不同档次车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票价也将从低到高 [124] (16)潜在扩张方法 - 与传统打车平台整合是推广Robotaxi使用的有效方式,平台用户基数大、设计成熟,虽需分享GMV,但获客成本更低 [126][128] (17)潜在扩张方法 - Robotaxi车队业务模式包括自有、车队所有、乘客所有和合资等,随着单位经济改善,模式逐渐多样化 [130][131] (18)需改进之处 - Robotaxi在中国发展初期,车辆密度低于传统出租车,未来将增加部署以缩短等待时间 [137] (19)需改进之处 - 随着车队规模扩大,维护变得重要,包括车辆和传感器维护、软件升级等,清洁也是消费者考虑因素,可采取多种措施解决 [140][142] (20)需改进之处 - 智能驾驶行业正从L2算法向世界模型/ VLM升级,利用模拟驾驶场景进行强化学习训练 [146] (21)安全评估 - 评估Robotaxi安全需考虑传感器、驾驶风格和应急措施,传感器包括Lidar、摄像头和雷达,安全算法应具备良好特性,车辆需有应急按钮等装置 [148][149][152] (22)安全提升 - 可通过算法更新、法规完善、内饰设计、冗余组件、AI实时信息分析和自动检查等方式提升Robotaxi安全性 [153] (23)股票建议 - 关注特斯拉在中国的进展,其FSD软件有更新,计划在德州开展Robotaxi服务,在中国面临不同竞争格局;本田在自动驾驶有进展,推出Level 3系统并规划未来发展 [157][159] - 列出Pony AI、百度、Horizon Robotics等公司的目标价、估值方法和风险 [163]
高盛:全球 Robotaxi:中国 Robotaxi 市场 -商业化之路
高盛·2025-05-06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