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防风险基调下债券违约风险可控,但需关注五类风险,包括关税博弈下出口导向型企业、房企兼并重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转债发行人基本面弱化、中小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等风险[4] 报告内容总结 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回顾 - 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减少,滚动违约率低位波动,新增违约主体 3 家,同比减 1 家,新增违约规模 45.11 亿元,同比增 11%,3 月末公募市场月度滚动违约率 0.25%,与 2024 年末持平[6] - 风险分化态势延续,民企风险持续出清,一季度民企信用债发行不足 1400 亿元,占比 3%左右,净流出近 160 亿元,新增 3 家违约主体均为民营企业[9] - 房企违约暴露趋缓,但依旧是展期主要主体,尾部风险仍在出清,一季度房地产债券未出现新增违约主体,房企展期规模 56.59 亿元,占比超九成,累计展期规模近 2000 亿元,约 65%债券再次或多次展期,27%展期后违约[12] - 负面评级行动有所减少,1 - 3 月债券市场 17 次评级行动,主体级别下调 10 次,同比减 1 次,级别被下调主体 7 家,均为可转债发行人[4][16] - 违约处置有序推进,但实质兑付进展较为缓慢,杉杉集团重整申请被受理,当代科技重整计划草案通过表决,多家违约主体处置工作推进中,截至一季度末,违约债券完成处置及兑付占比均不超 20%[4] 债市信用风险展望 - 关注关税博弈下出口导向型企业基本面变化和风险演变,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中小出口企业风险高,关注机电、纺织、化工等行业[4][20] - 关注房企兼并重组过程中衍生风险带来的偿债不确定性,截至 2025 年 3 月末,房地产债券存量约 1.57 万亿元,较 2020 年末缩减近两成,关注房企债务化解重组清算风险[4][21] - 关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传统产业可能遭遇需求萎缩和技术革新挑战,关注相关主体被挤出市场风险[4][22] - 关注可转债发行人因基本面弱化带来的退市或市场波动风险,约 46%可转债发行人预计 2024 年度净利润亏损,关注退市及价格下跌兑付不确定性[4][23] - 关注多重风险因素叠加对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的潜在冲击,关注区域经济、行业波动及自身经营等对债券偿付影响,关注兼并重组和市场退出处置风险及外溢可能[4][24]
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新特征与关注点:多空博弈之下,债市风险知多少?
中诚信国际·2025-05-06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