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 - 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2][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复苏,国内市场多点开花,跨境游市场同比持续高增并有望延续优秀表现 [2] -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跨境游市场在多重利好下同比高增,并有望延续修复态势 [4][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游 - 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6.4%;国内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8.0%;客单价为574.11元,同比增1.5% [8]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6亿人次,同比+7.9%,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0.8%、7.6%、23.8%、11.8% [8] 重点省市监测 - 北京市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 [12] - 上海市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201.1亿元,同比增长10.20%;宾旅馆客房出租率为73%,同比增长6.5pct [12] - 天津市接待游客1693.23万人次,游客花费149.52亿元,本市游客占比43.2%,外埠游客占比56.8%;游客人均花费883.03元,同比增长1.8% [12] - 四川省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235.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11.13%;905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79.19万人次、门票收入33057.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76%、13.46% [12] - 福建省接待游客近31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1%,旅游总花费24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 [12] - 江苏省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 [12] - 重庆市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国内游客花费151.71亿元,同比增长16.3%;130家景区接待游客79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接待深度游客量数据增幅为4.8% [12] - 广东省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旅游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0.3% [12] 重点景区监测 - 祥源文旅旗下景区接待游客62.36万人次,同比+51.79%;实现营业收入4040.41万元,同比增长50.47% [14][15] - 黄山风景区接待14.7万名游客,同比+13.7% [14][15] - 九寨沟景区接待15.49万人次,同比+40.56% [14][15] - 九华山接待游客23.42万人次,同比+29.93% [14][15] - 宋城演艺旗下12大《千古情》演出379场、同比增长24%,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杭州、西安、广东等项目单日场次均创新高 [14][15] 酒店餐饮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16] - 假期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5%;酒店住宿消费同比增长14.9% [16] - 假期高星酒店预订量增幅超四成,三线及以下城市预订高星酒店增幅达50%,高于一线城市 [16] 旅游特征 - “反向旅游”趋势明显,小众旅游目的地崛起,低线城市热度攀升,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pct [17] - 拼假出行+错峰出游成潮流,“拼假”旅客同比去年增长3成,游客游玩周期拉长,推动长线游升温 [17] 跨境游 - 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 [18]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130%,缅甸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上海、深圳、义乌入境游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38%、188%和60% [18] - 日本、韩国等为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 [18] 投资建议 - 推荐资源优质、运营强劲、有外延增长预期的出行链及相关产业链公司,如岭南控股、众信旅游等 [4][21] - 推荐受益于商旅客流复苏以及疫后市占率提高的连锁酒店品牌,如君亭酒店、锦江酒店等 [4][21] - 推荐有望受益于跨境游市场增长、市内免税新政落地以及离境退税政策升级的公司,如中国中免、王府井等 [4][21]
2025年五一旅游数据点评:国内文旅市场多点开花,跨境游市场持续高增
中银国际·2025-05-07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