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落地,强调建立长期投资业绩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国金证券·2025-05-07 2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改革方案创新性突破制度框架,系统性重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有望影响机构投资行为,引导长期投资、鼓励权益基金发展,长期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况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主要从公募基金运营模式、考核评价制度、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新规定 [1] 事件点评 - 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包括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以及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 [2] - 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高管层面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层面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基金公司分类评价指标层面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投研能力评价情况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 [2] - 完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薪酬管理制度,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结合产品与业绩比较基准情况,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2] - 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包括提升权益占比,突出权益类基金发行导向,以及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实施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注册机制 [3] - 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首发产品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对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基金销售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创新业务等方面依法优先考虑 [3] 投资建议 - 改革方案通过调整考核权重,将高管和基金经理的绩效评价与长期投资效益深度绑定,促进投资行为转向长期价值挖掘,以及持仓周期延长和市场波动率降低 [4] - 政策推动行业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突围”,推动基金公司通过投研能力提升和运营效率优化实现差异化竞争,费率与业绩挂钩的机制强化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行业生态,有助于修复投资者信任,吸引居民资金入市 [4] - 改革方案明确提升权益类产品占比,配合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核心力量,有望推动资本市场机构资金占比提升,系统性改善市场定价效率与稳定性 [4] - 打破“旱涝保收”收入制度,将基金经理薪酬、管理费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基金管理者在未来配置的选择上或偏向其投资风格内的权重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