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
招商证券·2025-05-08 1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要点为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督促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设置有效业绩比较基准,提高长期考核权重,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重视投资者获得感;突出发展权益类基金[6][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出台背景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但在持有人体验、内部治理等方面暴露问题,如考核过度关注短期规模和排名,出现损害基民利益现象,固定管理费率使基金公司“旱涝保收”[8]。 政策主要内容 运营模式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促使基金经理长期投资,浮动费率基金由试点转常态[2][1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促使产品评价和筛选逻辑由β向α转变[2][23] - 加强透明度建设,降低投资者成本,公募基金降费是长期趋势[2][28] 考核机制调整 - 改革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关注长期收益,强化激励约束[2][31] - 强化薪酬管理机制,薪酬与产品收益挂钩,促使基金经理倾向长期投资[2][36] 权益类产品 - 在评价体系、机制设计、注册安排等方面促进权益类产品发展,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2][38] - 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扭转代销机构导向,提升多方利益一致性[2][50] 行业生态建设 -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强化核心投研能力,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支持各类基金产品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发展格局,夯实行业文化根基[2][52] 合规风控管理 - 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提升行业合规水平,提高声誉管理和预期引导能力[6][55] 监管执法 -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格相关制度要求,强化法规制度执行[6][58] 总结与展望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多种机制强化利益绑定,促使基金公司转型;要求设置业绩基准,增强投资稳定性;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重视投资者获得感;突出发展权益类基金[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