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60港币(当前股价7.47港币,潜在涨幅28.5%)[1][5][8] - 基于25年12倍PE估值(与2021年以来均值一致),对应EPS预测0.72元人民币(换算为0.80港币)[5][8] - 25-27年EPS预测调整为0.72/0.83/0.93元人民币(原预测1.14/1.27港币,下调幅度29%/26%)[5][30]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4年收入/归母净利223.2/33.7亿元,同比-8.1%/-31.0%,低于业绩预告上沿(34.0亿元)[1][7] - 浮法玻璃收入129.1亿元(同比-18.5%),毛利率18.9%(同比-7.7pct);汽车玻璃收入63.0亿元(同比+16.4%),毛利率52.3%(同比+4.7pct)[2][17]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4.2pct至31.7%(70.8亿元),主要受益于汽车玻璃出口增长[2] - 经营性净现金流55.9亿元(同比+23.3%),财务费用率降至0.6%(同比-0.5pct)因债务置换优化[3][7]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25年1-3月地产销售/竣工面积同比-3.0%/-14.3%,降幅较1-2月收窄2.1/1.3pct[4] - 当前浮法玻璃均价70元/重箱(同比-22%),库存5817万重箱(同比+6%),在产日熔量15.7万吨/天(同比-10.2%)[4][19] - 产能较2020年5月低点仍高2.4%,需进一步冷修收缩以实现供需再平衡[4][27]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浮法玻璃单价假设至1560/1497/1527元/吨(25-27年,原预测1744元/吨)[30] - 同步下调25年收入/净利润预测至216.8/31.2亿元(原预测225.8/44.0亿元)[7][30] - 预计25年ROE为8.92%(24年为10.08%),26-27年恢复至9.89%/10.55%[7][36] 业务分项数据 - 建筑玻璃收入31.1亿元(同比+2.4%),毛利率31.8%(同比-1.7pct)[2][17] - 2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5.3%/10.1%(同比+1.0/+1.7pct)[3][7] - 资本开支50.7亿元(同比+64%),预计25年降至35.5亿元[7][35]
汽玻延续增长,静待浮法供需再平衡
华泰证券·2025-05-11 15:30